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第101期(总第639期):绿色债券系列研究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实践与环境效益研究-181031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第101期(总第639期):绿色债券系列研究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实践与环境效益研究-18103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第101期(总第639期):绿色债券系列研究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实践与环境效益研究-18103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分布式能源与大电网的结合,是我国电力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也受到了政策的重点支持和关注。目前以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类型项目为典型代表,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正在进入快速的发展期。
2004年,“分布式能源”正式出现在我国的政府文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布式能源的相关政策颁布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均从不同的层次,对分布式能源发展设定了政策支持领域和重点行动;在十三五的能源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太阳能发展规划中,均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目标。
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四种发展模式:独立运行、并网不上网、并网上网和发电量全部上网;主要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包括天然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等类型,目前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在运营阶段均没有直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转化效率、可利用小时数、布置的合理性等考察项目的表现水平。而基于天然气的项目,污染物减排效益仍然比较显著,尽管其仍存在一定的氮氧化物排放,此类项目可通过能源利用效率、单位能源输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负荷匹配程度等考察项目的表现水平。
分布式能源具有明确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其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值得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和示范;而以此作为融资标的、特别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预计也将在市场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