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招商银行-600036-深度创新|招商银行的“科技含量”与估值:科技如何赋能业务,创造估值溢价(一)-210828

《中泰证券-招商银行-600036-深度创新|招商银行的“科技含量”与估值:科技如何赋能业务,创造估值溢价(一)-210828(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招商银行-600036-深度创新|招商银行的“科技含量”与估值:科技如何赋能业务,创造估值溢价(一)-210828(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结论:本文深度拆分“科技”对招行银行零售、财富管理和对公的业务赋能情况并搭建分析框架:零售体现在获客营销、运营和风控等;财富管理体现在流量获取及转化等、理财能力和资产能力;对公体现在业务线上化、客户数字化和小企业服务场景化。 基于此,我们总结出招行金融科技的战略战术:全面对标互联网公司,数据驱动用户体验,新型考核指标引导长期价值,更深层次支撑是招行的文化、战略定力和组织架构。 我们预计招行业务的“科技含量”会持续提高,对标互联网科技公司,科技会推动招行估值提升,支撑我们分部估值报告提出的1.69万亿市值估值(30%+空间)。 科技对零售业务的赋能拆分。 1、零售获客及营销:a.全渠道、场景化获客,实现了更广泛客群的触达,零售客户数量和APP用户数维持较快增长。 b.数字化获客,基于用户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获客。 c.布局新媒体营销,打造品牌IP。 2、零售运营:a.打造泛金融服务生态圈,场景数量及用户活跃度优于同业,客户粘性强,强化支付结算主账户地位。 b.搭建新服务渠道:全天候、全渠道、多交互模式,远程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领先。 c.客群管理的精细化,及时识别和响应客户需求,客户营销转化的成功概率更高。 d.客户体验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流程改进可量化,业务协同能力强,实现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 3、零售风控:风险管理的线上化和智能化程度高,风险成本及合规成本较低。 4、赋能展望:零售客群规模仍有长期增长空间,通过子公司,以线上化、场景化的模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业务。 科技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赋能拆分。 1、流量获取及转化:a.从线上大量获取流量。 内容输出获取理财客户,内容输出量大,覆盖渠道广,粉丝数量多。 b.爆款产品吸引和转换流量。 打造了爆款流量型产品,年轻客群导流效果明显,树立财富管理主账户地位。 c.互联网价格策略。 同业中率先主动降费,吸引年轻客群和自主投资型客群。 2、理财服务:a.线上财富管理功能丰富且持续优化。 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及理财工具,升级买方顾问伴随服务。 b.线下赋能理财团队,协助维护客户关系,优化精简工作流程,实现更高的人均产出。 3、资产管理:a.做大资管生态圈,通过财富开放平台连接外部产品供应商,建立资产获取能力优势。 b.强化自身投研能力,根据大数据和用户体验反馈持续优化迭代投资模块,不断丰富产品体系。 4、赋能展望:数字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向定制化的买方服务模式转变,打造集研究、投资、交易、风险功能于一体的资管系统。 科技对对公业务的赋能。 1、对公业务的线上化: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效率。 2、对公客户的数字化:搭建各类业务系统,输出技术和平台,加强金融服务与企业客户业务的深度融和。 3、小企业服务的场景化: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化、场景化获客,推进小企业融资的线上化和场景化,降低获客成本和风险成本。 4、展望:数字化转型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未来有望获取更有效的中小企业资源。 招行金融科技战略战术。 1、全面对标互联网公司,从底层到前端。 加快对底层IT架构的改造,前端打造场景化、生态化开放平台,形成泛金融服务、大财富管理生态圈。 2、量化用户体验的评价,数据驱动用户体验的改善。 建立客户体验的监控及反馈机制,监测客户体验指标1367个。 3、以新型考核指标引导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长远发展。 招行在零售和批发业务中均采用考核客户综合收益贡献替代传统的存贷款考核,并增加了适用于互联网场景的经营指标。 4、招行金融科技的机制和体制保障:企业文化以创新和以客户为中心;管理层稳定,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开放融合及扁平化。 投资建议:1、分部估值结果:招行对应2021年底目标市值为1.69万亿,其中财富管理、零售、对公在总市值分别占比31.4%/41.4%/27.2%(详见《深度创新|招商银行“分部估值”:财富管理5300亿+零售7000亿+对公4600亿;对应30%市值空间》)。 2、我们预计招行的“科技含量”会持续提高,对标互联网科技公司,科技会推动招行估值提升,支撑我们分部估值报告提出的2.5PB的估值。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加速、金融科技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