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华润啤酒-0291.HK-跟踪点评:溯过往展未来,聚势能战高端-211208

《中信证券-华润啤酒-0291.HK-跟踪点评:溯过往展未来,聚势能战高端-21120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华润啤酒-0291.HK-跟踪点评:溯过往展未来,聚势能战高端-21120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华润啤酒于2021年12月7日召开了以“成大势、战高端”为题的经销商大会。 在行业高端化背景下,华润将持续发力“4+4”品牌矩阵,因地制宜执行渠道战略。 回望过去,公司去年经销大会目标完成兑现;展望未来,公司基于现有的基地市场储备和日益提升的高端化能力,长期剑指啤酒高端龙头地位。 ▍华润啤酒于2021年12月7日召开了以“成大势、战高端”为题的经销商大会,华润、酒业协会、喜力等多位领导诠释了对当下啤酒行业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①侯孝海:啤酒步入质量大繁荣时代,携手经销商共赢高端。 在中国向强国的目标推进下,啤酒企业整体将进入质量大繁荣的新时代,消费者更为注重品质&品牌,龙头公司利润、市值等进入快增长轨道。 在上述背景下,华润通过铸剑行动和大客户培育等形成了高端化势能,望在高端体系的培育下赢得高端市场。 ②何勇:高端正当势,多点触达形成消费认知。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预测,2021年啤酒销售收入同增8.9%,量/价同增3.5%/5.2%,将为自2014年来首次实现量价齐升,标志着啤酒行业逐步回归价值,迎来高端化。 龙头公司需要综合考虑风味、心智、消费者喜好、企业运营情况等多维度因素,打造品质感建立品牌。 ③韦京汉(喜力):紧抓欧冠打好足球概念,寻求电音领域拓展。 公司将在2022年持续加强欧冠与喜力的打造,望携Henry球王进行线下活动;音乐方面邀请百大电音。 ④宋占民、王伟健:集中统筹聚焦突破,进一步实现经销商赋能。 公司基于现有重点市场逐步突破,围绕高端客户和高端业务队伍做好共同发展,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渠道、重点品类快速突破。 展望2022年,公司将在现有大商体系下,加入第三方经销商管理系统,帮助经销商实现更快汇款以及更高效的运营。 ▍经销商大会承前启后,高端化步伐稳健。 回望2021年,公司“聚力高端、创梦未来”经销商大会设立的目标基本达成。 ①“4+4”品牌势能持续积聚:我们预计2021年次高端以上增速超30%,通过醴的推出、中国啤酒历史回溯、SuperX双代言、匠心营造和风味人间的持续绑定等快速加强中国品牌品牌力。 ②建立高端经销商体系:预计2021年公司头部200名客户占雪花销售总量的1%-2%,但头部200名客户占超级勇闯/马尔斯绿/喜力的销量约为17%/20%/50%,大客户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公司在2021推动的铸剑计划吸引了190名经销商(占大高档销量的6.7%),高端俱乐也在7月搭建完成。 ③高端服务能力和销售能力建立:公司火尖枪培训体系已经形成,将逐步赋能公司销售能力提升。 同时,公司也将大客户平台与华润集团资源打通,形成对经销商的直接赋能。 ▍因地制宜寻求拓展,高端大势下期待“4+4”矩阵持续发力。 短期看,我们认为公司在清晰的渠道和品牌策略下,将继续推动高端经销商的获取及现有经销商的升级,保持高于行业水平的品牌投入。 分渠道,①红区市场(四川、贵州、安徽等)具备强控制力,公司将以拓展高端市场扩容为首要目标,通过消费者教育持续引导升级;②半强市场(江苏、天津等)在保证销量优势的前提下,需求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的扩容;③白区市场坚决快速提升高档产品销量,通过对连锁商圈、夜场街区等场景的突破实现市占率的提升。 分品牌,持续巩固“4+4”产品矩阵,追求SuperX、喜力在各自细分领域持续获取市占率。 同时,公司桶啤、铁金刚、白啤等产品也持续为消费者增加个性化体验。 长期看,华润啤酒拥有最为扎实的基地市场和最为广泛的地区覆盖,高端大客户平台下将进一步赋能头部经销商做大做强。 同时,中国啤酒文化、历史及标准的打造也将逐步加强雪花品牌力,预计未来将借助国内外高端矩阵实现持续的结构升级&份额增长,剑指2025年次高端及以上400万千升目标。 ▍风险因素:提价幅度低于预期;2022春节销售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借助良好的基地市场储备&持续提升的供应链能力,有望实现高端化下盈利快速增长,多因素催化下看好公司持续增长的前景。 维持公司2021/22/23年EBITDA预测为70/90/112亿元,维持2021/22/23年核心净利润预测为41/57/73亿元。 考虑到海外成熟市场百威、嘉士伯等全球龙头企业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速(Bloomberg一致预期)为高个位数,2022年PE估值在28-21倍,我们预计华润未来三年核心净利润将迎来高确定性下的加速增长、复合增速保持30%以上,参考同行估值与业绩增速之间的关系,我们维持目标价88港元,对应2022/23年PE50/39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