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18三季度报告点评:规模效应显现,业绩超预期-181030

《光大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18三季度报告点评:规模效应显现,业绩超预期-181030(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18三季度报告点评:规模效应显现,业绩超预期-181030(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Q3 业绩超预期,规模效应显现
2018 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合计191.36 亿元,同比+59.9%,归母净利润23.79 亿元,同比-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85 亿元,同比+88.71%。2018Q3 单季度,宁德时代营收97.76 亿元,同比+72.2%,环比+73.1%,归母净利润14.68 亿元,同比+93.3%,环比+19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137.9%,环比+200.8%。
10 月份之前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18 年净利润约30 亿元,2018Q1-Q3公司已实现净利润26.4 亿元,业绩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1)动力电池需求同比增长,(2)公司市占率提升,且产能逐步释放,(3)费用管控合理,费用率下降。
◆业绩增长原因之一: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Q3 出货量可能大于装机量
首先,动力电池需求仍然维持高增长,而且宁德时代装机量市场占有率同比去年有明显提升,2016/2017 年市占率为24%/32%,2018 年Q1-Q3 市占率为50%/39%/40%,前三季度合计市占率41%。全年来看,预计装机量市占率为40%以上,我们预计Q4 宁德时代装机量为8-8.5Gwh。
另外,Q3 公司营收大幅增长至97.76 亿元,而同期装机量为5.3Gwh,我们推测其出货量可能大于装机量,平均电池售价按1.1-1.2Wh/元计算,Q3公司出货量约7-8Gwh。
◆业绩增长原因之二:Q3 动力电池毛利率环比小幅提升
2018Q3,公司毛利率为31.3%,比2018Q2 提升1pct,2018Q1-Q3 毛利率为31.28%,整体毛利率同比2017 年下滑约5pcts。Q3 净利润超预期另一个原因是毛利率比Q2 有所提升。具体来看:Q3 电池(三元)售价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2018Q3 原材料价格有所下滑。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从Q2 到Q3,NCM523 正极材料价格由22-24 万元/吨下降至18-21 万元/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由7-7.5 万元/吨下降至6-7 万元/吨,湿法隔膜价格也由2.5 元/平方米下降至2 元/平方米以下。
◆业绩增长原因之三: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下降明显
(1)2018Q3,公司销售费用为3.98 亿元,销售费用率为4.1%,环比Q2 下降1.2pcts,与去年同期持平;2018Q1-Q3,销售费用合计8.47 亿元,销售费用率4.4%,比上年同期上升0.2pcts。
(2)2018Q3,公司管理费用为3.82 亿元,管理费用率为3.9%,环比Q2 下降1.6pcts,比去年同期下降2.9pcts;2018Q1-Q3,管理费用合计9.84 亿元,管理费用率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2.5pcts。
(3)2018Q3,公司研发费用为4.30 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为4.4%,环比Q2 下降3.5pcts,比去年同期下降2.6pcts;2018Q1-Q3,研发费用合计11.48 亿元,研发费用占比6.0%,比上年同期下降3pcts。
因此,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率下降是公司Q3 净利润超预期的最主要原因。
◆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大幅增加,对下游客户话语权日渐增强
截至2018Q3 末,公司预收账款为17 亿元,比上季度末大幅增长386%,主要是因为2018 年7 月17 日与华晨宝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华晨宝马拟向公司购买电池产能建设项目,项目金额为人民币8.15 亿元,同时华晨宝马将长期采购指定型号的动力电池产品,并为此向公司支付人民币28.525亿元的初始预付款。
2018Q3,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5.5 亿元,前三季度合计为56.0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7.3 亿元。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占率提升,公司地位上升,现金收款及预收结算方式增加,同时加强了应收账款回收力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总体来看,在出货量增长及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下降等因素的作用下,宁德时代2018Q3 业绩大幅增长(Q1/Q2 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2.69/4.28,Q3 为12.88 亿元),同时预收款及现金流等科目也显示,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日渐增强。我们上调公司2018-2020 年EPS 至1.64/2.07/2.65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 为45/36/2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政策变化风险: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导致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不及预期;(2) 技术路线变更风险:技术进步是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新产品的产业化可能会对上一代产品产生冲击,进而替代原有的技术路线;
(3)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动力电池行业拥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大量企业参与竞争,行业产能可能在短期内超过需求,从而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
(4) 锂电池材料和储能系统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电池回收和锂电储能行业均处于早期阶段,政策变化或市场变化均会影响公司这两个业务的增长;
(5)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若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则会影响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