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1127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1127(1页).xls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1127(1页).xlsx(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大豆:由于去年大豆种植效益远不及玉米,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明显缩减,加之种植期和关键生长期东北地区遭遇不利天气,新做大豆单产堪忧,整体产量下滑,对价格有较强支撑。但短期来看,连豆一走势跟随贸易战演变的节奏波动。
豆粕:目前G20峰会成为重要时间节点,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后若能够达成协议,重新采购美豆,豆粕价格将跌破3000元,若未能达成协议,豆粕价格有望继续拉升。而明年一季度后,巴西大豆丰产预期强烈,巴西大豆到港量增加,而需求方面出现缩量,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打压豆粕价格。
豆油: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前景尚不明朗,餐饮行业消费清淡,豆油消费缺乏增长点,另外由于全球棕榈油处于增产周期,产区库存连续攀升,对油脂价格形成较强压力,因此不论中美贸易战是否持续,豆油价格很难突破弱势震荡格局。
生猪:本周新增非洲猪瘟疫情5例,涉及四个省(直辖市),其中北京为首次发现疫情地区。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20个省,47个市发生73起家猪疫情、1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万头,查明疫情来源的68起疫情中,异地调运引发疫情占19%,泔水喂猪占比34%,人员车辆传播46%。本周三元外生猪价格震荡弱势走低,周日13.28元/公斤,同比下降1.6%。各地区生猪价格差异持续,东北、华北和中部省份受到疫情影响,生猪加紧出栏,同时下游需求疲软,供过于求,价格走低;四川等周边西南省份进入腊肉制作季节,省内供应有限,价格不断走高,仍为全国价格高地点,广东等东南省份受到负面消息影响,价格略降。预计短时间恐慌性出栏情绪持续,东北等产区价格仍将疲软,但整体春节前需求提振,价格仍有向上空间。
白糖:广西进入开榨期,目前新糖尚少,报价在5320元/吨,陈糖5180元/吨,较期货近月4950左右的期价有较高的基差。11月底-12月广西开榨增多,新糖即将大量上市,现货价格面临压力。广西甘蔗收购首付价正式公布,为490元/吨,良种加价30元/吨,这意味着国产糖生产成本将在5700-5800元/吨的高位水平,远高于现货及盘面价格,且要求原料蔗入厂后一个月内兑付完毕。糖厂经营压力极大,高蔗价及兑付蔗款的压力或迫使糖厂开榨后积极售糖变现。近期糖市传闻较多:一,传闻每吨甘蔗补贴80元,若传闻成真,则糖厂成本将降至5300左右,则与新糖目前报价基本持平,对市场影响偏空;二,传闻国储出库40万吨进口古巴糖,由中粮负责加工,按盘面均价上浮100点与华商结算。该传闻对市场心理也带来冲击。现货需求方面,市场等待新糖上市,需求平淡,后市需关注春节前补库需求何时启动。外盘方面,随着北半球主产国的开榨生产,供应压力将增加,再加上原油及宏观面的弱势,外盘亦承压较重。综合来看,郑糖料将维持弱势,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动态。
棉花:国内疆棉采摘近尾声,近期棉花期货价格下跌,现货市场价格略有松动,销售情况不理想,棉企籽棉收购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期棉花注册仓单增长较快,新棉加工已过半,贸易商和轧花厂将新棉注册仓单积极,而目前陈棉仓单仍有7000余张,1901合约面临压力仍沉重;下游纱线市场仍疲弱,各厂订单依然不佳,部分企业只能削减产能维持运转,纺企对原料采购仍谨慎。且外盘在季节性上市供应压力及需求忧虑下表现亦偏弱,再加上全球商品、股市齐跌,郑棉弱势料难改,关注月底G20峰会中美贸易问题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