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万泰生物体外诊断及疫苗双轮驱动,上半年净利约1.1亿元-181125

《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万泰生物体外诊断及疫苗双轮驱动,上半年净利约1.1亿元-18112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万泰生物体外诊断及疫苗双轮驱动,上半年净利约1.1亿元-18112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万泰生物拟登录 A 股:公司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体外诊断仪器与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从大类上分为体外诊断产品及疫苗产品两类。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睒睒先生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约83.56%。
万泰生物体外诊断大类销售占比超过 90%:公司拥有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化学发光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试剂、核酸诊断试剂产品线,同时还涉足生化和免疫检测的质控品领域,覆盖免疫、生化、分子诊断各种检测方法,产品在临床应用上涵盖了传染病、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代谢、肝纤维化、甲状腺、遗传性疾病和血型等的检测,已成为体外诊断行业产品种类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在体外诊断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地位。公司整体毛利率接近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
公司有 6 种产品的单项批签发量居全国单项产品批签发总量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根据规定,血源筛查类诊断试剂产品实施国家批签发制度。公司生产的列入国家批签发制度目录的产品共 6 种, 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根据中检院生物制品批签发结果统计,公司上述 6 种产品的单项批签发量均居全国单项产品批签发总量的第一位或第二位。2015 年至 2017 年度,上述6 种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 31.36%、29.45%、26.35%。
万泰生物招股书显示:公司戊肝疫苗销售不达预期:万泰生物招股书表示: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同研发并由公司生产、销售的疫苗为‘益可宁Hecolin’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该疫苗系世界第一支戊型肝炎疫苗子公司万泰沧海于 2012 年取得戊肝疫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公司招股书解释:国内对戊肝疫苗的认知程度以及市场接受程度低,万泰沧海戊肝疫苗上市后的销售不及预期。
万泰生物招股书显示:公司(二价)宫颈癌疫苗产品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子公司万泰沧海已经启动的 HPV 疫苗研发和疫苗基地建设项目。万泰生物招股书表示:公司正在研发中的宫颈癌疫苗产品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并申报上市,国家药监局正在进行审评,预计将于近期获准上市。目前进度靠前的宫颈癌疫苗为二价疫苗,用于预防 HPV16/18 感染,公司研发的九价宫颈癌疫苗于 2017 年 11 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公司 2017 年营收同比增长 12.49%;净利润同比增长 14.36%。公司 2018年上半年利润近 1.1 亿元。公司 2017 年营业收入约 9.5 亿元,同比增长12.49%;净利润约 1.5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4.36%。公司 2018 年上半年利润近 1.1 亿元,缺少同比数据。参考公司近5 年收入、利润增速,整体而言,公司收入增长较稳健,利润增速波动较大。
万泰生物 2017 年研发费用约 1.6 亿元:公司招股书表示:公司2015~2017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约:10,947 万元、 13,010万元、15,882 万元。2018年上半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为 6,636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5%左右。2015 年至 2017 年度,研发费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公司继续在 HPV 疫苗三期临床研究、水痘疫苗临床前研究,诊断试剂研发,仪器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导致研发投入增加。
■风险提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