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中报点评:综合金融成效显著,期待转型成功-210830.pdf
大小:2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中报点评:综合金融成效显著,期待转型成功-210830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中报点评:综合金融成效显著,期待转型成功-21083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中报点评:综合金融成效显著,期待转型成功-2108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中报点评:综合金融成效显著,期待转型成功-2108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目前公司股价已经明显低于公司合理估值。

公司寿险主业至少值2倍PB,平安集团至少值1.16万亿人民币。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寿险核心指标低于预期,非寿险表现良好。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营运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1%,年化营运ROE为21.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公司核心业务寿险营运利润同比下降3.2%,占比为60.5%,是压制业绩表现的主要原因;非寿险中的财产险、银行、资管及科技条线营运利润均取得显著增长。

公司归母净利润580亿元,同比下降15.5%,主要受损相关投资计提359亿减值损失影响。

公司派息保持与营运利润同步,中期(2021H1)每股股息0.88元/股,同比增长10.0%;公司拟实施50-100亿元回购方案;偿付能力保持较高充足水平。

▍公司寿险转型挑战艰巨,但前瞻布局值得期待。

目前中国商业寿险市场面临三大挑战:第一,需求分化,中低端市场萎缩;第二,模式落后,中低端人力无法生存;第三,面临前端互联网流量垄断和后端服务资源稀缺。

中国寿险行业进入全面转型周期,未来可能方向包括:第一,从AUM视角切入,重视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第二,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提升队伍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第三,通过并购、自建和合作方式,延伸产业链,弥补流量劣势和医疗养老等资源短板。

从平安人寿角度来看,同样面临艰巨的转型挑战。

公司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1.7%,其中长期保障型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45.1%,平均人力下降15.2%。

公司在三个可能方向转型均有明显特色,体现为:第一,以银行为入口的综合金融取得突破,零售财富管理和私行AUM高速增长;第二,队伍分层经营,钻石队伍人均产能是整体队伍的5倍以上,收入约为社平工资的4-5倍。

富裕和高净值客户占比为38.2%和0.1%,占比继续提高。

第三,公司通过并购、自建和合作等方式,线上+线下,构建了以健康和养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生态资源。

▍平安寿险至少值2倍PB,平安集团至少值1.16万亿。

截止6月底,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资产为2845亿元,上半年年化营运ROE为35.0%;公司寿险及健康险剩余边际余额为9682亿元,同比增长0.6%,是寿险及健康险净资产的3.4倍。

庞大的、以高保障为主的潜在利润蓄水池(剩余边际)将确保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保持高水平的营运ROE水平。

在公司今年新业务剩余边际同比下降25%,未来五年新业务零增长的悲观假设下,预计2020年末至2025年末公司寿险业务及健康险剩余边际复合增速为2.5%,寿险及健康险营运ROE有望保持在20%以上,对应寿险及健康险分部至少值2倍PB。

目前平安集团非寿险净资产为5073亿元,非寿险营运利润为323.4亿元,年化营运ROE为12.7%,主要由财产险、银行、资管和科技业务贡献,预计未来五年营运ROE有望维持10%左右,至少值1倍PB。

按寿险及健康险2倍PB+非寿险业务1倍PB计算,我们认为平安集团对应2021年总体估值至少为1.16万亿。

▍平安集团目前市值9634亿元,低估的价格买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综合金融公司。

资管新规实施背景下,银行账户和信用地位更加突显,综合金融必须以银行为核心。

同时,政府继续加强金控监管,坚持分业经营,意味着综合金融协同并不容易实现。

平安通过集团资源导入、科技支持,实现了平安银行零售的成功转型,初步建立起银行在集团综合金融的入口地位;此外,围绕银行入口,在总经理谢永林先生的强力执行下,公司个人金融和团体金融协同效应显著提高。

借鉴美国嘉信的成功经验,我们相信围绕客户综合金融需求聚集AUM,通过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构建业务闭环,将可以构建以活期资金、另类产品、解决方案、风险定价为利润来源的独特商业模型。

中国监管环境虽然有别于美国的混业监管,但中国在互联网和科技的支持下,有望诞生类似的商业模式。

虽然平安面临还有很大的挑战,但和同业其他金控公司比较,我们认为平安有条件走在前面。

▍潜在股价催化剂:资管新规后保本保底类固收需求释放、股市大幅上涨、利率上行▍风险因素:股市大幅下跌、利率持续下行、代理人队伍继续下滑。

▍投资建议:独一无二的中国综合金融公司,维持AH增持评级。

公司上半年股价大幅下跌,已充分反映寿险转型压力等负面影响。

虽然寿险转型尚待观察,但公司综合金融成效日渐显著。

我们期待公司围绕客户综合金融需求聚集AUM,通过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构建业务闭环,长期逐步建立起以活期资金、另类产品、解决方案、风险定价为利润来源的独特商业模式。

参考公司中报,谨慎假设下我们下调公司2021/2022/2023年EVPS预测至80.00/88.14/97.03元人民币(前值为80.86/89.92/99.97元人民币)。

下调公司2021/2022/2023年BVPS预测至46.64/52.89/59.66元人民币(前值为47.96/54.82/62.43元人民币)。

目前公司股价已经明显低于公司合理估值,我们给予寿险主业2倍PB,其余分部1倍PB估值,公司目标市值为1.16万亿人民币,对应A股目标价64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77港元,维持A、H股“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