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晨光文具-603899-2021H1科力普收入同比增长96%,零售大店显著恢复-210826

《山西证券-晨光文具-603899-2021H1科力普收入同比增长96%,零售大店显著恢复-2108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晨光文具-603899-2021H1科力普收入同比增长96%,零售大店显著恢复-2108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6亿元,同比增长61.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4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58.32%。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事件点评2021Q2,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44%,大幅超越疫情前表现。 2021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4亿元,同比增长44.68%,相对2019Q2增长56.02%;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44.34%,相对2019Q2增长58.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49.20%,相对2019Q2增长63.08%。 科力普销售收入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4.01%(-3.06pct),净利率为8.64%(-0.79pct)。 费用端看,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08pcpt至13.96%,其中,销售费用率8.08%(-2.09pct);管理费用率5.83%(-1.10pct);财务费用率0.05%(+0.11pct),主要系新增与租赁相关利息费用,以及汇兑损益的影响所致。 分产品来看,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办公直销毛利率分别为40.29%、33.56%、26.44%、9.35%,同比变化-0.09、-1.40、0.32、-3.59pct。 传统核心业务四条赛道全面推进,各品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按产品线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书写工具实现营收14.55亿元(+46.68%)、学生文具14.06亿元(+37.70%)、办公文具14.60亿元(+40.29%)、办公直销31.28亿元(+95.51%)。 聚焦和深耕渠道,推进渠道转型,提升线上发展质量。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拥有36家一级合作伙伴、覆盖1,200个城市的二、三级合作伙伴和大客户,超过8万家使用“晨光文具”店招的零售终端。 公司积极推广晨光联盟APP,借助数字化工具更紧密地连接总部、各级合作伙伴和终端门店,运用数据赋能传统分销的升级,提升业务的数字化水平,以实现信息流高效精准送达和提升营运效率的目的。 晨光科技加快发展线上分销渠道,线上销售增速亮眼。 报告期内,晨光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003.55万元,同比增长12.65%。 科力普大客户和订单储备丰富、仓配物流实现降本提效,在办公直销市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晨光科力普实现营业收入312,761.80万元,同比增长95.51%,在办公直销市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具体如下:(1)客户开发,央企客户方面,入围中石化、中国航空工业、中国烟草、国家电网、中国邮政、中国有色集团、东方航空等集团采购项目;政府客户方面,入围深圳市政府、武汉市政府、西安市政府电商等项目;金融客户方面,入围中信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储银行、江苏银行等全行或分行项目;其他企业客户方面,中标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罗氏中国、万物云、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江苏省机场集团、娃哈哈、小鹏汽车等采购项目。 (2)仓配物流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晨光科力普在全国已投入6个中心仓,覆盖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华中、东北六大区域,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仓储降本提效;2021年初华东智能新仓一期投入使用,启动密集存储系统等多项智能处理系统,迈入仓储物流智能化的领先行列。 零售大店稳步发展,精品文创持续推进。 报告期内,晨光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实现总营业收入48,601.75万元,同比增长106.77%,其中,九木杂物社实现营业收入44,246.50万元,同比增长125.95%。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晨光生活馆60家,九木杂物社403家(直营276家,加盟127家)。 精品文创方面,公司完善重点品类开发与呈现方案,形成强功能精品文创产品阵营;以头部刚需产品升级为主要抓手,把握盲盒、季节限定、IP等流行趋势,同时扩大精品文创产品在传统渠道占比。 报告期内通过小学汛、樱花季,增加晨光品牌露出,反哺晨光传统核心业务,带动晨光的高端化产品开发。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为15.30、17.78、20.47亿元,同比增长21.87%、16.21%、15.16%,对应EPS为1.65/1.92/2.21元,PE为43.59/37.51/32.57倍,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冠疫情影响下复学复课受阻;产品同质化风险;精品文创推广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