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康龙化成-300759-实验室龙头逐渐向全产业链延伸,大小分子和CGT有序扩产-210830

《华金证券-康龙化成-300759-实验室龙头逐渐向全产业链延伸,大小分子和CGT有序扩产-2108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康龙化成-300759-实验室龙头逐渐向全产业链延伸,大小分子和CGT有序扩产-2108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公布2021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长49.81%;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17.93%;扣非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61.1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45亿元,同比增加36.75%。 ◆实验室业务稳定高速增长,杭州湾科技园产能加速释放。 在全球新药研发高景气和国内研发渗透率增加的背景下,叠加研发技术增强和各板块间业务联动;公司上半年实验室业务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长41.87%;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效率增加,实验室业务毛利率为41.98%,同比增长0.71pct。 团队建设方面,目前公司实验室员工已达到6122人,对比去年底增长565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4400人;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生命科学服务板块研发人员超过1700人,服务能力提升明显,生物科学服务收入已达到9.26亿元,占板块收入的45.67%。 产能扩张方面,杭州湾生命科技产业园二期的第一部分12万平方米实验室基本建成,部分产能已于今年Q1开始陆续投产。 第二部分4.2万平方米的建设预计在2021年年内完成主体结构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后预计可增加技术人员2500多名,进一步提高公司实验室服务能力。 此外,公司于上半年以购买股权及增资方式获取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生物控制权,加强公司在实验动物饲养能力。 ◆CMC业绩和盈利能力双提升,小分子和大分子产能齐释放。 公司CMC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50.50%;业绩保持高增速一方面因为前期药物发现项目逐渐进入开发阶段,导流效应明显,另一方面因为产能不断扩张和中英团队协同合作紧密。 CMC业务受益于项目有序推进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毛利率同比增长7.67pct至36.65%。 在CMC项目方面,公司上半年服务药物分子或中间体695个,其中临床前项目467个,临床I-II期197个,临床III期27个,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4个。 团队建设方面,公司CMC服务员工2160人,对比去年底增加226人,积极扩充团队,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 产能扩张方面,天津工厂三期的40,000平米工程基本建设完成,部分产能在Q1投入使用,将逐渐提升公司CMC业务的工艺开发能力。 此外,公司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的CMC服务能力建设有序进行,绍兴工厂81000平米一期工程持续推进,完成后将增加化学反应釜容量600立方米,其中200立方米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交付使用,余下400立方米将于2022年完成。 ◆临床业务从疫情中快速恢复。 公司去年Q2海外临床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美国中心,随着上半年国内外疫情逐渐恢复,业务保持快速恢复。 公司临床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74.27%;毛利率为14.10,同比下降7.71pct。 团队建设方面,公司目前临床工作人员2848人,对比去年底增加640人,团队快速搭建。 此外,公司全球临床业务受益于公司药物发现、临床前研发、CDMO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的整合,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全流程服务。 ◆大分子和CGT业务蓄力加速,产能内生外延双线扩张。 上半年大分子和CGT研发服务收入7166万元,相关员工达到270人,对比去年底增加142人。 产能方面,公司在去年收购美国的AbsorptionSystems后;今年Q2继续完成对英国AllerganBiologics的收购,快速加强公司CGT产品为主的CDMO服务,研发能力包含质粒合成,细胞库建设,生产工艺开发和优化,制剂优化等,覆盖CGT产品工艺开发及其cGMP生产全流程。 国内大分子药物和CGT开发和CDMO能力方面,公司杭州湾第二院区一期项目预计面积70000平米,目前已完成土建,开始内部安装,预计在2023上半年开始承接大分子GMP生产项目,同时可提供200L到2000L规模的中试至商业化原液及制剂生产服务。 ◆长尾客户占比高,业务间协同明显。 受益于公司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带来的高研发效率和协同效应,公司上半年新增客户超过400家,新药研发平台已实现对全球前20大客户的覆盖,并且超过90%的收入来自重复客户。 公司药物发现阶段的体内外生物科学超过80%收入来自实验室现有客户;CMC收入约有71%来自实验室现有客户,各业务间导流效应明显。 ◆投资建议:我们公司预测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3亿元、18.29亿元和24.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2%、27.6%和32.9%;对应PE分别为108倍、84倍和63倍。 公司受益于全球性CRO转移和国内新药高景气,我们看好公司实验室化学和CMC业务的高成长能力,同时大分子和CGT服务业务也将提供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扩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下降、海外疫情好转后订单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