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丽珠集团-000513-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冠疫苗海外III期顺利开展-210830

《中信证券-丽珠集团-000513-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冠疫苗海外III期顺利开展-2108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丽珠集团-000513-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冠疫苗海外III期顺利开展-2108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林微球持续高增长。 微球及生物药平台在研项目不断落地,新冠融合蛋白疫苗已开展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 各项费用控制良好。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2021H1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62.36亿、10.62亿、9.20亿元,同比+22.38%、+5.72%、+10.25%,其中2021Q2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8.86亿、5.43亿、4.35亿元,同比+11.40%、-10.33%、+0.65%,业绩符合预期。 ▍化药板块多个细分领域收入增速明显,艾普拉唑和亮丙瑞林微球持续高增长。 公司2021H1化药板块实现收入37.31亿元,同比+61.12%,占总收入达60.23%。 从分领域看,消化道领域:收入19.39亿元,同比+94.51%,占总收入31.30%,其中艾普拉唑系列产品收入15.31亿元,同比+130.64%;促性激素领域:收入12.58亿元,同比+56.16%,占总收入20.31%,其中亮丙瑞林微球收入8.18亿元,同比+52.49%;精神领域:收入1.94亿元,同比+53.32%,占总收入3.13%。 公司主力产品1类新药艾普拉唑和亮丙瑞林微球持续高增长,合计实现收入23.49亿元,占化学制剂收入比例达到62.97%,同比+95.75%,驱动化药板块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2021H1中药制剂收入6.10亿元,同比-4.52%。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14.62亿元,同比+19.17%。 诊断试剂及设备收入3.91亿元,剔除新冠检测试剂产品影响,同比+21.96%。 ▍微球及生物药平台在研项目不断落地,新冠融合蛋白疫苗已开展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 公司研发费用5.07亿元,同比+65.41%,占营业收入8.13%,在持续研发高投入下,公司微球及生物药平台研发进展顺利。 微球类高壁垒复杂制剂在研共6项:其中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已完成III期临床,准备提交NDA;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缓释)已完成Ⅰ期临床单次给药试验;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缓释)已完成I期临床,并已完成III期临床遗传办备案。 生物药在研项目共7项,其中重组人绒促性素已获批上市,IL-6R单抗正在进行上市申报。 公司微球与生物药平台建设成熟,未来有望更多项目落地贡献业绩。 此外,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临床I/II期结果显示出优异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疫苗商业化车间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针对新冠多个变异株的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后续可根据新冠变异株情况快速开展其他变异株研发。 近期V-01已在菲律宾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并在全球10余个国家递交III器临床试验申请,已具备在国内申请EUA条件。 尽管目前国内接种新冠疫苗已超20亿剂,第三世界国家总体接种率仍不及2%,该疫苗海外市场销售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各项费用控制良好。 公司2021H1财务、管理、销售费用率为-0.40%、4.65%、32.80%,同比+1.35、-1.12、+5.03CTs,其中销售费用率有所上涨,主要由于公司加大消化道和精神等领域药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制剂药销售收入显著增长,销售费用也相对增加。 经营净现金流净额6.75亿元,同比-22.74%。 ▍风险因素: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如预期、辅助用药目录产品销量持续下滑、新产品放量不如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专科制剂龙头药企,正在加快向创新药和高端制剂转型。 核心产品艾普拉唑、亮丙瑞林保持高增长,在研产品丰富,收获期即将到来。 结合2021H1业绩,暂不考虑新冠疫苗潜在贡献,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为2.11/2.45/2.86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26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55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