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港股“围城”:探析港股市场的“虹吸效应”与“二八分化”-181218.pdf
大小:204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港股“围城”:探析港股市场的“虹吸效应”与“二八分化”-181218

安信证券-港股“围城”:探析港股市场的“虹吸效应”与“二八分化”-181218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港股“围城”:探析港股市场的“虹吸效应”与“二八分化”-18121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港股“围城”:探析港股市场的“虹吸效应”与“二八分化”-181218(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港股市场2018年回顾--估值下行,成交趋弱:港股市场今年整体处于下行区间,恒生指数当前PE水平在历史27%的百分位水平。年度成交总量来看,港股今年成交额达19.07万亿港元,四季度开始,港股成交走弱。随着人民币资金走弱,以及港股市场持续下行,年初至今南下的大陆资金持续撤出,今年港股市场吸引力较去年相比明显减弱。  
        ■港股市场"二八分化"--近四成公司近一周出现"零成交",小盘股交投冷清:港股今年以来成交量萎缩,近两周每日出现"零成交"的个股数量增加,12月10日-12月14日之间共848只港股出现过"零成交"(剔除长期停牌公司),占港股总数的比例为36%。出现"零成交"的多为小盘股,平均市值为15.54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ttm)为1.11亿元。但是也不乏百亿市值以上内资银行股出现交易日零成交,如浙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中原银行、九江银行等。港股市场机构投资人偏多,偏爱大盘股,市场的"一九分化"非常明显,仅腾讯控股一家公司全年的成交额就占到了全市场的12.69%,top10%的公司共244家,却吸引了全市场90%的资金。融资情况也呈现类似特点,2018年港股增发融资共1545.53亿港元,而融资额最大的头部40家公司总融资额就达到1240亿港元,占全市场比例为80.23%,这些公司市值均在70亿港元以上,典型代表如阿里健康、阅文集团、碧桂园等。  
        ■新股"虹吸效应"--发行和退市缺口扩大,IPO项目大量"吸筹"产生高比例破发:2016年以前每年港股上市公司和退市公司数量基本保持平衡,而2017-2018年该"剪刀差"明显走扩,港股市场股票供给量迅速增加。从首发融资规模来看,2018年港股首发融资达2816亿港元,创下2010年募资之后的新高。2018年港股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达34%,而上市后1个月内破发率达82%,上市后3个月内破发率达88%。  
        ■目前已有12家公司表达新三板+H股意向,多为交易属性和利润属性头部公司:新三板目前已有12家公司表现出港股主板上市的意向,如果将新三板公司用股东户数(代表股权分散度)和2018E净利润(ttm,代表盈利体量)这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可以看到12家"3+H"公司多位于第一象限中,即股东户数100户以上,2018E净利润(ttm)在5000万元左右。港股市场2018年IPO大量发行吸走大量筹码使得尾部的公司交投冷清,港股市场头部企业"虹吸效应"显著,无论是交易还是融资"二八分化"更加明显,企业在选择融资路径的同时还需谨慎考虑不同市场的特点。  
        ■风险提示:流行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