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华鲁恒升-600426-行业景气持续兑现,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210830

《中泰证券-华鲁恒升-600426-行业景气持续兑现,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2108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华鲁恒升-600426-行业景气持续兑现,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2108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H1实现营业收入116.12亿元,同比增长93.7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01亿元,同比增长320.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1亿元,同比增长331.97%。 2021Q2实现营业收入66.09亿元,同比增长117.82%,环比增长32.0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25亿元,同比增长368.97%,环比增长41.19%,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87.17%,环比增长41.3%。 点评:产品迎来景气,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21H1实现归母净利38.01亿元,同比增长320.46%;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22.25亿元,环比增长41.19%。 盈利能力方面,2021H1毛利率为41.40%,同比上升18.81pct,净利率为32.73%,同比增加17.65pct,ROE为21.88%,同比提升15.72pct;2021Q2毛利率为42.26%,同比提升24.06pct,环比提升1.99pct,净利率为33.67%,同比提升18.03pct,环比提升2.17pct,ROE为12.42%,同比提升9.18pct,环比提升2.73pct。 期间费用方面,2021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2.51%,同比下降1.99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2%,同比下降0.14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9%,同比下降1.4pct,财务费用率为0.41%,同比下降0.45pct。 公司持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充分发挥“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优势,降本增效显著。 同时,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复苏,公司主营产品价差增扩,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煤化工行业景气继续上行,柔性生产强化盈利能力。 产品端,根据公司公告,2021H1尿素均价为2570元/吨,同比上涨56.71%,DMF均价为9510元/吨,同比上涨45.19%,己二酸均价为9700元/吨,同比上涨40.58%,醋酸H1均价为6900元/吨,同比上涨107.83%;乙二醇均价为5580元/吨,同比上涨66.07%。 受市场供需关系及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尿素等产品价格或继续强势;原料端,根据公司公告,2021H1煤炭均价为980元/吨,同比上涨78.1%,纯苯均价为6600元/吨,同比上涨73.68%,丙烯均价为8900元/吨,同比上涨39.06%。 受市场供应偏紧影响,原料煤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原油价格上涨推升苯及丙烯价格持续上涨,但整体幅度小于产品端。 公司具有尿素产能155万吨,DMF产能30万吨,醋酸产能60万吨,己二酸产能33万吨,多元醇产能75万吨,在景气上行周期中具备较强弹性,且公司具备一头多线的产业链优势,有利于把握市场趋势,在产品景气上行周期实现超额收益。 乙二醇碳酯改造项目,低成本DMC值得期待。 公司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根据中国采购招标信息平台,2020年11月,华鲁恒升对乙二醇车间碳酯改造和10万吨年草酸项目进行招标,基于对现有的乙二醇车间进行碳酯改造,实现利用甲醇羰基化法生产30万吨/年DMC,依托公司工程化能力的优势、项目技改后有望显著提高DMC产出和纯度,或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高速增长,有望增厚盈利。 荆州项目进展顺利,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荆州项目方面,根据公告,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拟投资59.24亿和56.04亿用于“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和“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营收111.38亿元,利润总额13.26亿元,当前项目进展顺利。 当前项目动力平台能评召开评审会已获得通过、尿素指标已签订协议、设计院定标已完成,已进入招工、设备招标订购阶段。 新材料方面,据德州市发改委,1)PBAT方面:公司拟建12万吨/年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投产后PBAT可降解塑料、BDO、NMP产能分别为12万吨/年、18万吨/年、5万吨/年,总投资44.28亿元,计划于年内开工并于2023年投产。 公司进军PBAT行业具成本优势。 PBAT的原料为PTA、BDO、己二酸,公司已于2月投产16.66万吨己二酸,当下产品规模达33万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PTA长期处于供给过剩局面,配齐另一原料BDO、延伸己二酸进军PBAT行业,持续发挥产业链一体化成本优势。 2)尼龙新材料方面,公司拟建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投产后尼龙66,己二酸,硝酸产能分别为8万吨/年、14.8万吨/年、18万吨/年,总投资30.78亿元,计划于年内开工并于2023年投产。 此外,公司30万吨/年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预计2021年12月份投产叠加8万吨尼龙66项目布局加码,新材料多点开花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07亿元、79.47亿元、83.31亿元,EPS分别为3.60元、3.76元、3.9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