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证券-机器人行业点评:国内机器人产量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升级有所推进-181217

《国开证券-机器人行业点评:国内机器人产量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升级有所推进-1812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证券-机器人行业点评:国内机器人产量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升级有所推进-1812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自主品牌多关节机器人国内销售占比最高。12月12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在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国产机器人上半年国内市场销售数据,国产机器人累计销量为22304台,同比增长22.4%。分机器人类型来看,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分别为40.2%、40.1%、10.71%,在国产机器人中销售占比排名前三。如果从销售增速来看,以上三种机器人上半年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2.3%、52%、58.8%。近年来,自主品牌多关节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反映出行业产品结构升级有所推进。2018年上半年,搬运与上下料、焊接与钎焊仍是国产机器人销量占比最高的两个细分领域,分别为60.8%、16.9%,以上两类机器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7%、24.5%。
2018年国内机器人产量增速明显放缓。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11月,国内机器人产量为11104台/套,同比下降7%,连续三个月单月同比负增长。2018年1-11月,国内机器人产量为13.15万台/套,同比增长6.6%,较1-10月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累计同比增速自5月以来呈现逐月下滑的趋势。2018年以来,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及手机行业产量下降对机器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经历了2017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8年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结合CRIA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价值仅同比增长7.1%,增速为近年来低点,远低于销量增速,说明自主品牌机器人产品附加值仍有待提升,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及高端产业低端化造成的盈利能力不足仍是自主品牌机器人发展的两大核心掣肘。
政治局会议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强国之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战略机遇,德国、美国、日本等强国纷纷出台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旨在打造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且附加值普遍偏低。12月13日的政治局会议中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必然方向,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硬件载体,机器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议关注埃斯顿。
风险提示:机器人低端产能过剩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乏力,业绩增长低于预期;贸易战升级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