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

上传日期:2018-12-25 08:05:41 / 研报作者: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pdf
大小:40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

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
文本预览:

《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期货-宏观年终专稿之一:蛇出洞后的蛇形浮动,有管理浮动下的人民币汇率新走向-181203(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内容提要
        2018  年的人民币汇率实际上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从“洞中之蛇”,到“蛇出洞”,人民币汇率一波三折。展望明年,根据“十九大”精神和央行的货币执行报告,“蛇形浮动制”,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实现双向浮动,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基本思路不会改变。而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很可能进入新洞进行浮动,新洞的洞口可能缩小,以降低汇率管理与干预的风险:如围绕6.95  元的合理水平,在上下2.25%的区间中进行浮动,其上限在7.1  元左右,而下限在6.8  元左右。
        2018  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从洞中之蛇到蛇出洞
        在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汇率市场化精神的指引下,2018年,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管控思路是:“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实现双向浮动”。
        回顾一年来人民币的走势,尽管一波三折,但是总体上体现了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管理的基本思路。究其性质,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尽管“蛇形浮动制度”(snake  in  the  tunnel)是描述当年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欧盟前身)成员国的一种货币制度安排,即当时各成员国货币在相互保持固定的基础上对美元进行联合浮动。但是,蛇型浮动制也可以比较形象地说明一年来人民币的有管理浮动情形,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蛇”,美元围绕着6.6  元的均衡合理水平进行浮动,浮动的上限(upper  band)为6.9  元人民币,而浮动的下限(lower  band)为6.3  元人民币。在今年9  月底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基本在洞中浮动。
        在第一季度,受到美元指数走弱的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6.3  元,但是由于央行的干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迅速回升到6.3  元以上洞中来。
        相反,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受到美元指数强劲回升的影响,受到中国国际收支出现走弱的影响,在今年8  月,美元兑人民币曾经一度上升到6.9  元以上,央行对此采取了包括恢复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通过发行离岸央行票据等手段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并提高离岸人民币交易成本等果断措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因此重新回落到6.9  元以下的区间。
        从央行9  月前对外汇市场的操作看,洞中之蛇的有管理浮动清晰可见。
        但是,这种情况在九月底召开的央行三季度工作会议上有所改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保持利率和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平衡。
        这一提法,导致了国庆节后央行在政策上的变动。一是尽管没有跟随美国进行利率上的调节,但是,再次下调了调整空间相对比较大的银行存款准备金;同时,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在美元再次升破6.9  元的时候,没有如同8月份对汇率采取果断措施,而是容忍美元升破6.9  元,并逼近7  元心理大关。此举一般被解读为在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央行希望发挥汇率在调节功能,突破不可能三角,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相对统一。
        但是,当市场对美元兑人民币破7  甚嚣尘上的时候,央行发布的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又表示,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上央行开始在外汇市场直接干预,人民币汇率暂时消除了破7  的隐忧。
        综上所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从“洞中之蛇”到蛇出洞的演变。通过观察这一过程的演变,笔者感到有几个问题令人费解:
        一是对第一季度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感到过大感到费解。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并不是由我国内部因素所致,当时,我国内部已经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隐忧和经常项目逆差的挑战,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完全是由于美元指数走弱所致,对此,笔者曾经在《从人无贬基到人无升基》一文中揭示过这一问题,从人民币自身条件看,在当时缺乏持续升值的基础。
        二是没有料到在今年6  月以后,美元兑人民币迅速逼近和升破6.9  元的上限。笔者曾经根据央行的双向浮动汇率安排,在《对下半年汇率走势的一种推定》中预料到下半年美元兑人民币将升到6.9  元,但没有料到这一过程不到两个多月就实现了。
        三是对双向波动的区间设置过宽令人费解。这实际上是和第一个问题想联系的。从下限6.3  元到上限6.9  元,这一幅度达到了9.1%,设置幅度过宽,当然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但是,也加大了企业的汇率管理风险,特别目前企业缺乏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与工具的情况下。同时,也加大了央行对汇率进行管理与干预的成本。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从“洞中之蛇”到蛇出洞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原来的洞已经不再适合,美元兑人民币将在新洞中进行浮动,从央行的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看,保持人民币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实现双向浮动的政策不会轻易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