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亚洲-三生制药-1530.HK-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181224

《工银亚洲-三生制药-1530.HK-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18122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银亚洲-三生制药-1530.HK-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18122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簡介
三生製藥(簡稱”三生製藥”或“集團“),集團於2016年6月11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三生制药為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是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的先鋒,在研發、生產及營銷生物技術產品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集團的核心產品包括特比澳、益賽普及重組人促紅素(「rhEPO」)產品益比奧及賽博爾,四種產品均為中國市場領先的產品。特比澳為當今全球唯一商業化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產品。根據IMS Health Inc.(「IMS」)2,於2018年上半年,特比澳的治療血小板減少症的中國市場份額增至63.2%。益賽普為腫瘤壞死因子(「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產品,於2018年上半年以63.5%的份額繼續佔據中國市場主導地位。集團憑藉兩種rhEPO產品,在中國rhEPO市場佔據支配性優勢地位超過十年,於2018年上半年佔rhEPO市場總份額的41.3%。集團通過自AstraZeneca PLC(「阿斯利康」)及Eli Lillyand Company(「禮來」)引入若干產品的授權強勢進入糖尿病治療領域,並且不斷發展。集團亦積極透過出口 、授權、建立夥伴關係及收購以拓展國際市場。於2018年6月30日止,集團於中國的瀋陽、上海、杭州及深圳以及意大利科莫設置營運設施,僱員數目超過4,400人。集團的醫藥產品於中國所有省、自治區及直轄市以及若干海外國家及地區上市及銷售。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團的全國營銷網絡使其產品能銷售至中國約13,000間醫院及醫療機構。
業績回顧 (截至31/12/2016止)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的收入同比增長27.4%至21.74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同比增長19.9%至17.47億元;整體毛利率為80.3%較去年同期的85.4下降了5個百分點;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30.9%至5.14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2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
財務方面,截止2018年6月30日止,集團的總資產較2017年12月31日減少0.8%至136.37億元;而總負債則較2017年12月31日減少9.6%至55.37億元。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57億元,較2017年12月31日的24.10億減少10.5%;流動比率為2.05x較2017年12月31日的2.40x下降了0.35x;集團的槓桿比率((借款總額(不包括債券)除以總權益)為19.4%,較2017年12月31日的28.0%下跌8.6個百分點。
風險因素
● 集團產品未能納入國家醫療保險目錄或省級醫療保險目錄或從有關目錄調出,這會對集團的銷售額、盈利能力及業務前景受到不利影響
● 生物技術及製藥行業的特點是技術日新月異、行業技能不斷提升及新產品頻出。集團的許多競爭對手(包括外國製藥公司及大型國有製藥公司)擁有的臨床、研究、監管、製造、營銷、財務及人力資源可能較集團豐富,集團未必能夠與現有及未來的競爭對手有效競爭。
● 醫藥改革的進度及力度,近日出臺的"帶量採購"對醫藥行業的銷售收入造成打擊,特別是仿製藥,未來的醫改會否涉及創新藥及生物藥仍是未知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