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

上传日期:2018-12-25 10:27:28 / 研报作者:文献刘彪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pdf
大小:13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年度猜新/猜心系列报告之2019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181224(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8年部分猜想已兑现,19年猜想待实现。我们在2017年底发布了  2018年食品饮料行业十大猜想,回顾当初猜想部分已兑现或逐步兑现。18年岁末之际,我们提出  19  年十大猜想,对来年可能发生且会引发行业深度变革的十件大事进行展望。
        猜想一:原奶涨价推动液奶竞争缓和。随着国内奶牛存栏持续缩减,生鲜乳供给日益紧俏,料  19  年原奶供需较  18  年将更紧张,价格有望继续温和上涨。若进入供不应求阶段,为消化过剩原奶而进行的低端产品被动促销(价格战主要形式)或大幅削减,液奶整体竞争有望明显缓和。
        猜想二:屠宰行业进入快速洗牌期。生猪屠宰具“成本领先战略”属性,而当前中国屠宰行业门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集中度极低,存巨大整合提升空间。18  年非洲猪瘟后农业部政策频出严打私屠滥宰,19  年在政策进一步收紧下,行业有望迎大洗牌,龙头加速打破集中度天花板。
        猜想三:双汇熟食店成功,中式产品实现大突破。中国肉类熟食存量市场广阔但极度分散且工业化水平偏低。城市节奏加快加速释放需求、消费升级下渠道由菜场向品牌门店变迁。双汇切入熟食顺应天时地利,19年开店模式若能成熟有望实现中式产品大发展,突破肉制品发展瓶颈。
        猜想四:国产奶粉龙头强势崛起,改写竞争格局。中国奶粉行业自  17年来正改变“小而散”格局,国产品牌跟随龙头飞鹤、伊利与外资大牌正面竞争,逐步收复失地。展望  19  年,注册制前生产的老产品渠道甩货结束,格局加速演变,国产龙头或重夺市场话语权。
        猜想五:餐饮供应链整合,倒逼调味品份额集中。18  年大型流通餐饮经销商、快驴(美团)&美菜等独角兽加速对二批/餐批-终端环节整合,渠道未来强者更大,弱者逐渐退出或被整合。下游渠道变革向上倒逼厂家份额集中到大厂,估计此趋势在  19  年会明显加速。
        猜想六:调味品行业再掀费用战。展望  19  年,龙头要求较快增长,中炬方面宝能有望取得实控权,体制优化后经营节奏有望加快;千禾高举高打模式须高费用支持。综合看  19  年调味品行业费用,尤其是销售人员薪酬、渠道费用支持或仍维持快速增长。
        猜想七:啤酒格局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未来啤酒价格带或将由金字塔形向类似白酒“花瓶形”过渡,即低档萎缩、腰部变宽、头部继续拉长。19  年或将是啤酒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提价增厚利润的一年。
        猜想八:食品巨头加速新零售布局。18  年食饮巨头试水互联网,众快消公司跟进扎堆微商本质是一改其“新零售”战场上“观望者”姿态,主动出击,避免在供应链条上丧失过多话语权的一场防守反击战。19年前瞻的巨头们料将探索“新零售”的更多可能的模式。
        猜想九:保健品海外并购加速。18  年汤臣倍健、哈药集团和中国建投合计出资近  14  亿美元收购澳新和北美知名品牌。估计这个趋势在  2019  年仍会持续。
        猜想十:白酒+互联网探索模式升级。受宏观后周期影响,白酒景气度下滑,或将迫使酒企进行改革,白酒+互联网探索模式有望升级,19  年白酒+BATJ  合作料将更为紧密。
        投资建议:(1)根据十大猜想中  19  年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公司本身业务周期、发展趋势判断,我们首推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伊利股份、双汇发展、海天味业。(2)其余猜想有可能构成  19  年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汤臣倍健、华润啤酒(HK)、青岛啤酒、华宝国际(HK)等。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疲软的风险:经济增速下滑,消费升级不达预期,导致消费端增速放缓;2、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当前食品饮料板块市场预期较高,存在销售数据或者业绩不达预期从而造成业绩估值双杀的风险;3、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尤为敏感,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短期内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品类乃至整个子行业信心降至冰点且信心重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而造成业绩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