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中报点评报告:盈利能力有近忧而无远虑,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10830

《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中报点评报告:盈利能力有近忧而无远虑,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108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中报点评报告:盈利能力有近忧而无远虑,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108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76.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减少35.77%。 投资要点2021H1营收快速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 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76.90%,其中充放电设备实现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55.55%;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减少35.77%;毛利率28.40%,较去年同期50.93%显著下降,期间费用率16.50%,同比上升1.78pcts,净利率11.77%亦同比下滑。 盈利能力有近忧而无远虑。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滑较为严重,我们认为是主要是受短期因素扰动。 毛利率方面:1)国外客户占比下降:历史上看公司海外客户占比较高且毛利率较高,2018-2020年分别为37.31%、24.59%、40.52%,毛利率分别为50.43%、59.87%、61.40%,同期国内客户毛利率分别为44.19%、45.63%、39.62%,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海外动力电池扩产受影响较国内更大,考虑收入确认节奏,2021年上半年国内/国外收入分别为10.18亿元/0.49亿元,带动整体毛利率下降;2)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行业需求进而加剧行业竞争,导致国内客户订单毛利率亦有所下降;3)今年以来,原材料、芯片等波动对公司成本产生不利影响。 从净利率看,短期扰动因素较多,例如2021上半年的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长0.28亿元,汇兑损失同比增长0.38亿元,收益相关政府补助同比减少0.20亿元等。 未来,伴随着海外客户扩产的加速、2020年下半年以来锂电设备景气度加速上行,以及规模效应的放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恢复到较高水平。 受益电动化大趋势,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 未来,电池成本下降等因素将促进电动化趋势转由内生驱动,预计2025年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19%,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需求417GWh/1064GW,据此测算2025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超过1271亿元,后道设备约381亿元(占比30%)。 从电池厂扩产角度看,预计2021-2023年合计新增设备需求接近1500亿元,后段设备接近450亿元。 公司是全球锂电后段设备龙头,未来将持续受益:1)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电池厂,特别是LG新能源、SKI等订单毛利率较高的韩系电池厂,扩产意愿强烈,其中LG新能源/SKI规划2025年产能430GWh/200GWh;2)产品全面、技术领先,可覆盖方形/圆柱/软包及后处理工序全套解决方案,充放电机电压/电流控制精度分别达到万分之二/万分之五,加温加压充放电、串联充放电等技术领先;3)积极扩产,通过加速厂房建设、租用厂房、加大招聘力度(报告期末2534人,较2020年底增加39%)等方式满足下游需求。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中报情况以及国内外动力电池厂扩产的进展,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2/39.1/54.2亿元,净利润4.2/8.6/13.2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12.5/54.8/35.7X。 考虑到公司的产品布局与行业地位,以及锂电设备行业需求的快速增加,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