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

上传日期:2018-12-26 14:48:03 / 研报作者:王俊杰2017年水晶球交运设备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5名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pdf
大小:115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评价(2)~紧凑型SUV:产品分化,高、低端市场各有所需-18122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前言:
        我们此次主要评价的新能源车型为紧凑级SUV:(1)荣威Marvel  X  后驱;(2)  荣威  ERX5  纯电;(3)威马  EX5400  Extra。我们把他们和传统车CRV  进行对比。
        一、上汽新能源:技术路径全面布局
        从“十一五”开始,上汽集团就布局新能源。2007  年,公司承担国家863  项目,在荣威750  基础上开发了燃料电池汽车。此后,公司在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全面布局。公司成立捷能捷新两家子公司,从事新能源三电技术开发,并在整车控制、电驱动等方面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公司还与英飞凌、CATL、麦格纳合资建厂,掌控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
        公司的新能源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12  年之前为技术储备期。公司承担了863  项目,推出的燃料电池和混动车型在北京奥运会、世博会进行示范运营。
        (2)2012~2017  年,新能源汽车量产。2012  年,公司推出第一个纯电动车E50。此外,公司在此前的三电技术基础上,推出油改电车型,包括荣威550/RX5/ei6  插电、Ei5/ERX5  纯电动。
        (3)2018  年之后,公司新能源技术逐步完善,研发了全新一代纯电动平台,推出Marvel  X。
        二、威马:高性价比车型打开市场
        1、来自传统主机厂的新势力
        相比蔚来汽车,高管来自互联网企业,威马更具备传统主机厂色彩。2015  年12  月,沈晖与杜立刚创办威马汽车,公司核心成员主要为传统车各领域专家。首席运营官COO  徐焕新、首席财务官  CFO  张然、品牌战略副总裁陆斌、设计总监孙震等都服务传统车相关厂商多年。
        2、收购中顺获得生产资质
        新能源汽车企业要生产销售,先要通过发改委的审批核准(已改为备案)。此后,获批企业还需要通过工信部的准入考核,列入公告。汽车生产拿到合格证之后,才能在市场销售。
        威马汽车先后收购大连黄海、辽宁中顺,获得生产资质。并在2018  年初将辽宁中顺资质转移至温州自建工厂。
        3、威马的产品规划
        与此前我们试驾的蔚来、特斯拉不同,公司产品发布按照是从低到高的顺序。公司首款即为走量的紧凑型SUV  EX5,补贴后售价11.23  万元起,主力车型价格14  万元。
        2019  年上半年推出EX5  Pro,其大小、配置与普通版略有不同。2019  年下半年推出EX6,定位中型SUV。2021  年后将推MPV、轿车、Crossover  等不同车型。
        三、产品对比评价
        (一)产品参数对比
        我们此次主要评价的新能源车型为紧凑级SUV:(1)荣威Marvel  X  后驱;(2)  荣威  ERX5  纯电;(3)威马  EX5400  Extra。我们把他们和传统车CRV  进行对比。
        (二)产品评价
        1、本田CR-V:传统紧凑级SUV  标杆。
        CRV  整车宽厚大气,设计简约,内饰用材高档。试驾车动力总成为1.5T+CVT  变速箱,操控流畅,是该级别燃油车的标杆。
        2、荣威ERX5  纯电版:动力逊色,操控体验不佳
        荣威ERX5  为RX5  的油改电车型,内外饰与燃油版基本保持一致。但该车的动力略为逊色,提速慢,方向盘过轻,底盘松垮,操控体验略差。
        3、荣威Marvel  X:性能出众,品牌及智能互联仍有潜力可挖
        Marvel  X  定位豪华车,外部采用克莱因蓝的喷漆,双拱形的腰线和电动化的尾灯元素吸引力强。内饰以皮质、软质材料为主,豪华高档。操控方面,Marvel  X  为基于全新纯电动架构打造的车型,因此性能较传统油改电有质的飞跃。动力响应强劲,底盘扎实稳定,即使高速通过弯道也让驾驶者足够信心。
        我们认为,Marvel  X  基于全新的电动车架构,性能突出,有足够潜力可挖掘。
        (1)荣威marvel  x  的有不输于特斯拉的操控感受,但marvel  配备的斑马系统过于简单,相比Tesla  并未体现出足够的“智能互联”的诚意,互联网造车在系统迭代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2)从品牌来看,Marvel  X  的车型表现已经远超出荣威的品牌定位。Marvel  产品系列急需打造独立的品牌文化。
        4、威马EX5  400  Extra:性价比电动车,或将成为日常通勤首选
        在我们进入到威马4S  店内,客流远超预期。EX5  仅仅13  万的低价同时,还在上海市场送新能源牌照,相当有吸引力。看车的客户不仅有外来群体,也有上海本地人。电动车驾驶简单,极低的保养和驾驶成本,综合性价比十分突出。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会考虑新能源作为日常通勤用车。
        EX5  定位中低端,整车用料不及以上车型,但动力充沛,驾驶轻便,很讨消费者喜欢,足够应付日常需求。
        总结:
        新能源无限拉近了各车型动力总成之间的差距,产品需求向两极分化(1)入门级车型,替代传统燃油车,用于日常城区通勤,消费者更看重综合用车成本。(2)中高端市场车型,消费者更关注区别于燃油车的用车体验,看重智能交互。
        1、自主造车硬实力无忧,仍需在用车体验上做深文章。单纯从产品力本身来讲,传统自主厂商造车已经达到较高水准。但是从品牌宣传、外观设计、智能交互来看,相比蔚来、tesla  这些新势力,传统主机厂显得过于保守。而这些恰恰是新能源独有的,可以和传统燃油车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方面。
        2、中低端新能源需求或将超预期。中低端新能源可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很好的扮演家庭第二辆、第三辆车的角色。电动的综合性价比非常具有吸引力。结合我们此前草根调研的比亚迪元来看,如果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新能源有望在10~15  万级市场加速渗透。
        四、投资建议
        新能源从推广示范期,进入全面落地阶段。我们继续推荐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建议关注CATL、比亚迪、蔚来汽车。
        五、风险提示
        新能源补贴政策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