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鹏辉能源-300438-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多业务齐向上-210830

《中信证券-鹏辉能源-300438-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多业务齐向上-2108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鹏辉能源-300438-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多业务齐向上-2108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25.5%,环比+16.4%),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27.3%,环比+13.1%),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大客户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 公司各业务全面步入上升通道:1)随着TWS耳机景气恢复,配套TTI逐步放量,料消费电池业务迎来好转;2)同时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已经进入上汽通用五菱,去年四季度开始配套宏光MiniEV爆款车型;3)轻型动力和储能业务受益下游需求爆发。 公司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未来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8月27日晚间发布2021年中报。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2021Q2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25.5%,符合预期。 公司2021H1实现收入24.55亿元(同比+86.9%),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67.0%),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34%)。 分季度看,2021Q2实现收入13.93亿元(同比+60.3%,环比+31.1%),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25.5%,环比+16.4%),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27.3%,环比+13.1%),业绩符合预期。 二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约-0.92亿元(一季度-0.22亿元),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应付款项账期缩短,现金销售回款小于支付货款所致。 ▍毛利率有所下滑,期间费用率下降。 2021H1公司综合毛利率17.05%,同比-1.33pcts,分季度看,公司21Q2毛利率为16.05%,同比-3.35pcts,环比-2.31pcts,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2021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45%,同比-1.99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9%/3.47%/3.36%/1.13%,分别同比-1.48/-0.81/-0.02/-0.32pcts。 分季度看,21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9%/3.34%/3.36%/1.65%,分别同比-1.58/+0.08/+0.43/+0.56pcts,环比-1.17/-0.32/+0.01/+1.21pcts,财务费用增长较多主要系公司可转债利息增加所致。 ▍汽车动力电池:上通五批量交货,上半年同比增长+104%,积极拓展新客户。 2021H1公司汽车板块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104%,主要系配套五菱宏光MINIEV的动力电池产品报告期内大批量交货,同时又配套了宝骏E300P、五菱荣光N300L等车型,且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新客户方面,公司积极配合广汽快充电池技术开发与产能建设,目前公司配套产能正在积极建设中。 ▍储能订单明确,轻型动力扩展前装市场,高增长有望持续。 1)储能业务,2020/21H1公司储能产品收入分别为7.33/5.05亿元,同比+20%/+140%,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主要系公司在家庭储能、通讯储能、电力储能等领域均实现重大突破。 产品方面,公司成功研发出长寿命电芯,目前已获欧盟认证,在市场上取得一定领先地位。 客户方面,短期看,在家用储能领域,获得来自欧洲和澳洲的大批量家储业务订单,客户有weco、古瑞瓦特等;便携式储能领域,获得了大客户正浩科技Ecoflow等的大批量订单;大型储能领域,获得了阳光电源、南方电网、天合光能等的大批量订单。 目前公司储能领域在手订单饱满,电力侧储能在手订单超过500兆瓦时,预计今年累计出货600兆瓦时左右,家庭侧储能今年在手订单超过5万套电池系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中长期看,公司与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光伏储能,绑定下游需求,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2)轻型动力业务:2020/21H1公司轻型动力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7.68亿元/5.84亿元,同比+51.68%/+145%,除继续和大客户铁塔换电、纳恩博等合作外,还向爱玛批量供货。 ▍TWS耳机电池积极拓展客户,圆柱进入TTI供应链。 2020/21H1公司消费数码电池收入15.6/9.35亿元,同比+7%/+43%,主要来自于个人护理、蓝牙音箱/耳机、电子烟、移动电源等领域的业务增长。 公司TWS耳机电池2019年出货约为1000万只,2020年出货约2000万只,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公司已经申请多项TWS耳机电池专利,在新技术新客户等方面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2020年7月,公司圆柱电池成功通过国际电动工具龙头创科集团(TTI)最终审核,TTI是家居装修工具和建筑工具的国际领先供应商,年圆柱电芯用量可达约3亿支。 随着TTI与TWS耳机电池需求提升,将给公司消费类业务带来稳定的业绩增长。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TWS耳机销量增长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1/22/23年盈利预测为3.51/4.53/6.10亿元,对应EPS为0.84/1.08/1.45元,对应2021/22/23年PE分别为39/30/23倍。 公司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大客户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 公司消费类、动力类以及轻型动力类业务步入上升通道,将受益下游需求爆发。 公司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未来成长可期。 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2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3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