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隆平高科-000998-亏损收窄,行业景气叠加政策关注下有望充分受益-210831

《东兴证券-隆平高科-000998-亏损收窄,行业景气叠加政策关注下有望充分受益-2108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隆平高科-000998-亏损收窄,行业景气叠加政策关注下有望充分受益-21083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报。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减少1.06%,实现归母净利-0.57亿元,亏损收窄22.39%。 玉米种子业务下滑,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带动同比减亏。 上半年公司制种产量1809.81万公斤,yoy+20.82%。 分板块来看,上半年公司水稻种子实现营收6.19亿元,yoy+16.52%;玉米种子实现营收1.60亿元,yoy-37.62%;蔬菜瓜果种子实现营收1.01亿元,yoy+21.43%。 玉米种子方面,受疫情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影响,公司销售有所提前,年前发货量增加;叠加公司减轻库存压力,控制制种面积,上半年部分品种销售供不应求,玉米种子销售出现明显下滑。 盈利方面,上半年玉米种子毛利率下滑7.8pct至31.87%,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2.66pct至40.87%。 但受美元贷款利率下降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公司美元贷款利息支出大幅减少,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大幅下降-77.53%至0.42亿元,同时巴西隆平业绩也同比扭亏,公司亏损有所收窄。 大力推进产业协同,管理持续优化。 公司大力推进各板块子公司间的内部协同,水稻种子方面,公司持续深入推进水稻产业一体化,将原亚华种业等五大产业主体整合成立了亚华水稻事业部,以更强的内部协同应对行业竞争;玉米种子方面,公司建成了华东、中原等多个事业部,逐步向扁平化销售模式转变,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联创种业等子公司发展方向,逐步探索各玉米主体间的营销协同。 此外,公司在管理上持续优化,推行数字化管理,并于去年9月上线了ERP系统,未来将实现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上半年公司制定了《经营管理健康指标体系》,形成了营销、生产、库存、财务、研发五方面二十项健康指标体系,为公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我们认为,公司大力推进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有望促进公司各板块健康发展,形成对外合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研发能力领先行业。 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16.59%,上半年受国际疫情影响,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减少,研发投入约1亿元,占营收比重8.97%,仍据行业前列。 上半年公司共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72件,共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4件,其中水稻59件,玉米21件。 截至6月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556件,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全国领先。 公司建立了全球性研发创新体系,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建有多个育种站,试验基地总面积近10000亩,研发能力持续领先行业。 我们认为,公司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有望在种子品种培育上筑牢核心优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生物育种稳步推进,转基因储备行业领先。 公司持续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在转基因玉米、基因编辑水稻、各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发布局。 转基因技术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了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双头发展格局,开发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产量、多基因叠加等多个性状基因载体。 上半年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125在北方春玉米区基础上又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隆平生物转基因玉米抗虫、抗除草剂性状研发工作也取得阶段性突破,正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稳步推进法规试验及安全评价工作。 基因编辑方面,公司通过安全评价法规试验,在育性、镉低吸收、抗病等性状已完成16个性状23个基因共计83份种质资源材料创新。 我们认为,公司在生物育种方面持续发力,转基因技术和产品储备行业领先,未来转基因政策放开后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市场红利。 行业景气上行叠加种业政策关注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玉米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加之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用玉米需求上涨,玉米价格处于明显景气区间,带动其他粮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种植收益提升推动种子需求上涨,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区间。 同时,自去年以来,种业发展也持续受到政策关注,8月17日,《种子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并正式提出全面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进一步强化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我们认为,当前种业已进入行业景气向上与政策红利释放共振期,公司作为国内种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提质扩容机遇,成为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执牛耳者。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和产品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上行与政策红利释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76和6.02亿元,EPS为0.16、0.29和0.46元,PE值为128.99、72.45和45.27倍。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