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ESG系列研究之一:举足轻重的争议数据-210831

《光大证券-ESG系列研究之一:举足轻重的争议数据-210831(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ESG系列研究之一:举足轻重的争议数据-210831(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构建ESG评级体系的前提条件是有效可用的底层数据。 一般来说有两种ESG数据来源:ESG的信息披露数据和争议数据,前者奠定了ESG数据的基础,构成评级体系的核心指标,而后者对前者形成有效补充。 然而,国内评级机构目前对争议数据的使用程度一般。 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更加重视争议数据?本文以妙盈科技提供的ESG数据对这两类数据进行梳理考察,阐明评级体系纳入争议数据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测试了ESG因子的选股能力,纳入争议数据的高频ESG因子无论在正向选股还是提供负面清单方面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国内外ESG评级体系纳入争议数据的方法不一,国内重视程度不够比较争议事件被纳入评级体系的不同方法——国外的评级体系非常重视争议事件,争议数据的纳入方法论均较为完整、严谨;国内的评级体系虽已开始重视争议数据的使用,但重视程度不够。 如何更加合理的衡量争议事件对企业ESG评级的影响,建立健全的指标体系,仍有待探索。 ESG数据梳理:ESG信息披露数据质量不足,争议数据形成有效补充我们以妙盈科技的ESG数据为例,梳理考察这两类数据。 ESG的公开披露信息奠定了ESG评级体系的数据基础,信息量日渐丰富,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披露标准,仍存在整体披露率低、定量数据披露少、回避负面指标披露、第三方认证不足等诸多问题,披露信息的可用性和可比性均不高。 这种情况下,从争议事件即风险事件中获取争议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争议数据覆盖的议题广泛,且涉及企业试图回避的问题,因此是ESG负面信息的有效补充。 并且,争议数据具有大数据特质,有很大挖掘潜力和成长空间,可以持续提升ESG的数据质量。 争议事件是否影响股价争议事件可以反映一家企业的ESG风险管理能力,争议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投资者对于一家企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企业股票价格与成交量的表现。 根据对争议事件与股价和成交量之间关系的考察,我们认为争议事件的发生将会对企业股价表现产生显著持续性影响,应该被纳入企业评级体系中,作为投资者规避风险、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方式。 ESG因子测试:纳入争议数据可一定程度增强选股能力纳入争议数据后,ESG分数分布更为集中,对于公司的区分度更高,公司评分区间更为合理。 单指标来看,环境指标E在中证500股票池中多头收益明显;社会指标S在中证500股票池中既有选股能力,又有负面“排雷”能力;治理指标G空头端在沪深300和中证500股票池中均表现优异。 对于综合ESG评分来说,我们将争议数据引入ESG因子中构造了高频ESG因子,并且对比测试了二者的表现。 引入争议数据后因子表现有明显的提升,年化收益率由8.35%提升至10.09%,夏普比率由0.72上升至0.98。 股票池角度来看,高频ESG因子在中证500股票池中表现较好,尤其是空头端的负向收益显著。 此外,我们发现引入行业中性之后高频ESG因子在各股票池中表现均有下滑,说明高频ESG因子的收益有部分来源于对行业的暴露。 风险分析:报告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存在不被重复验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