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京东方A-000725-2021年中报点评:上半年面板价格上涨超预期,LCD龙头业绩迎丰收-210831

《中信证券-京东方A-000725-2021年中报点评:上半年面板价格上涨超预期,LCD龙头业绩迎丰收-2108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京东方A-000725-2021年中报点评:上半年面板价格上涨超预期,LCD龙头业绩迎丰收-2108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H1实现营收1072.85亿元,同比+89.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62亿元,同比+1023.96%,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1.26%,同比+15.49pcts,主要源于面板行业维持高景气,加之收购的中电熊猫南京、成都线并表。 随LCD供需改善及双雄格局确立,行业价格波动有望显著减小;同时公司柔性OLED持续放量,并加快布局四大高潜业务,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上半年面板价格超预期上涨,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提升89.04%/1023.96%。 公司2021H1实现营收1072.85亿元,同比+89.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62亿元,同比+1023.96%,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1.26%,同比+15.49pcts,主要源于面板行业维持高景气,各尺寸价格超预期上涨,供应紧张下公司新产能按计划爬坡,维持满产满销,同时并表熊猫南京、成都线,整体业绩大幅增长。 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2.14%/3.76%/1.64%/4.66%,分别同比-0.24/-0.38/-0.34/-0.67pct,收入增长下费用率同比-1.63pcts,显著下降。 行业来看,21H1海外需求强势叠加供应链紧张;据Omdia,TV面板上涨18.8%-31.4%,IT面板上涨10.8%-39.0%。 放眼全年,随疫情影响减弱需求回归正常,部分品牌库存偏高,同时新增产能爬坡,面板供需逐步松动。 短期来看,供需松动下,我们预计TV面板21H2及22H1面临价格回调,在大尺寸LCD双龙头格局初定之下,我们初步预计本轮价格跌幅远小于2017~19年,大尺寸LCD将回调30%~40%以内,后续待观察;小尺寸方面,供需均衡下价格将维持稳定或小幅波动。 公司年度内业绩确定性强,中长期格局改善下有望稳定释放利润。 ▍“1+4+N”事业群齐发力,显示业务仍为主要营收来源,物联网业务高速增长。 分业务来看,21H1显示事业/智慧系统/智慧医工/MLED/传感器“1+4”事业板块收入分别占营收的97.57%/0.66%/0.81%/0.25%/0.07%,其他及抵消贡献0.64%,其中显示事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五大业务毛利率分别30.49%/21.19%/33.72%/6.19%/30.15%。 四大事业呈高增长态势:智慧系统创新事业智慧一体机形成4大系列产品线,销量同比+200%以上;智慧医工方面,明德医院、合肥医院门诊量、出院量大幅增长,医养解决方案、生物医学产品不断开拓;MLED方面,公司首发COG背光75”四拼产品并量产交付,同时首创玻璃基主动式0.9直显产品并具备量产条件;传感器方面,医疗影像销量同比+51%。 展望未来,公司有望依托显示事业龙头地位,强化产业基金为主的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打开万亿级物联网市场。 ▍LCD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柔性OLED持续放量。 2021H1公司显示器件销量同比+18%,销售面积同比+45%,五大主流显示屏产品市占率仍稳居全球第一(公司公告披露),创新器件销售面积同比+66%。 LCD方面,公司此前自建10条产线,2020年收购熊猫成都、南京线,完善VA、氧化物等技术布局并提升IT产能份额;目前,重庆8.5代线持续产品小型化,提升盈利水平;其他6条高世代线单月投入基板数创新高;2021-2023年,合肥10.5代线/武汉10.5代线/熊猫成都线月产能分别计划扩产至155/180/180K,未来随公司高世代线放量,韩厂退出及中国台湾厂商转产趋势较为确定,公司LCD龙头优势料将持续扩大。 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此前拥有5条高世代线具有较高的切割效率和成本优势;控股熊猫成都、南京线后导入客户优化产品结构,并降本增效,已扭亏为盈。 OLED方面,公司布局4条6代柔性OLED产线,目前成都、绵阳线正爬坡,预计2021年成都线满产,绵阳线爬坡两期以上,重庆线也有望年内点亮,福州线仍在规划。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大尺寸LCD面板供需改善,双雄格局初定,公司作为双龙头之一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景气,同时随OLED盈利水平提升,公司回收产线股权,盈利水平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定增落地加码显示,布局前沿技术提升龙头竞争力。 8月18日,公司公告拟以5.5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3.65亿股,募集资金净额198.70亿元,持续加码主业。 显示领域,拟收购武汉10.5代LCD产线24.06%的股权以增加并表利润,向重庆6代OLED线增资60亿元,柔性显示加速追赶韩厂,并以10亿元加码硅基OLED研发及产业化卡位新型显示;拟以5亿元增资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赋能智慧健康事业发展。 8月30日,公司公告合肥京东方拟与青岛海控、联合东创合资81.7亿元投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设计产能为显示模组1.51亿片/年,配套面板主业发挥协同优势。 此外,8月30日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回购3.5~5.0亿公司股份(价格不超过8.5元/股),并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提升员工积极性及公司管理效率。 总体来看,公司以融资+自有资金持续加码主业,发挥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率,我们认为公司显示龙头地位稳固,物联网转型加速推进,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风险因素:面板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低迷,OLED及新型显示技术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面板龙头,21H1营收及利润率不断提升,近年依托其技术储备及产业链能力向物联网方向转型,未来有望打开物联网万亿市场,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考虑公司全球显示面板龙头优势及物联网卡位长期逻辑,同时参考行业估值,我们维持公司2021/22/23年EPS预测(对应最新股本)为0.57/0.59/0.63元,给予公司2021年PE=15倍,对应目标价8.6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