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传媒行业2018年电影市场深度回顾:优质内容驱动票房增长,院线下沉空间广阔-190104

《财通证券-传媒行业2018年电影市场深度回顾:优质内容驱动票房增长,院线下沉空间广阔-190104(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传媒行业2018年电影市场深度回顾:优质内容驱动票房增长,院线下沉空间广阔-190104(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18年票房同增9%,院线城市下沉空间广阔
2018年,全国票房(包含服务费)达到609亿元,同增9.1%,实现票房新高;全国观影人次17.2亿,同增5.9%。人均观影次数1.2次,长期来看,我国人均观影次数对比北美的3.4次和韩国的4.3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分档期来看,春节档(yoy +68%)与暑期档(yoy +7%)表现亮眼,国庆档(-26%)与贺岁档(-7%)相对平淡。院线下沉方面,随着银幕建设与院线下沉的继续(新增银幕930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稳居世界首位),院线下沉趋势仍在继续,二线以下城市观影需求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一至五线城市2018年人均观影次数分别为4.2/2.4/1.2/0.6/0.5次。
电影市场头部效应加强,口碑与票房正相关性愈发明显
随着票补逐渐退出市场,观众对影片的质量更为看重,口碑与票房呈现正相关趋势愈发明显:2016 -2018年,9分及以上的优质电影票房占比逐年提升;其他分数段的票房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电影市场头部效应进一步集中,票房两极化严重:2018年票房超过10亿的17部影片贡献了54.2%的票房,而1000万以下的331部影片仅贡献了0.9%的票房。关于国产电影,新生代导演的崛起,国产影片竞争力上升;关于进口片,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仍是最为吸金的影片类型,在进口(六大)电影中票房占比显著提升,达到40%;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印度、日本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进入了中国市场。
投资建议
中国电影市场"口碑中心制"已经逐渐形成,优质内容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渠道下沉将会持续(根据电影局文件指引,未来2年银幕增速将保持在15%),三线以下城市票房挖掘空间仍然较大。诚然中国电影市场增速中枢回落至10%,但具备竞争壁垒的头部公司有望实现超越大盘的增长。
2019年为好莱坞电影大年,渠道方(【万达】、【横店】等)与引进片发行方【中影】相对受益。随着春节档临近,建议关注电影板块,关注【横店影视】(受益票房下沉渠道方)、【光线传媒】(《疯狂的外星人》出品发行方)、【中国电影】(《流浪地球》出品发行方与渠道方)等。
风险提示:影片档期调整、影片内容不及预期、票房表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