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2018年外贸数据点评:亮眼的2018,谨慎的2019-190114

《国联证券-2018年外贸数据点评:亮眼的2018,谨慎的2019-1901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2018年外贸数据点评:亮眼的2018,谨慎的2019-19011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19年1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年全国进出口情况:2018年中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收窄18.3%。
出口平稳进口强劲,贸易顺差持续收窄。
从绝对规模来看,无论是进口端还是出口端全年平稳增长,表明贸易活动维持在正常水平。而贸易净额则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6.2%(以美元计价)和18.3%(以人民币计价),过半的月度单月贸易差额同比收窄幅度超过30%。这也可以从出口进口增速的差异上面看出,在前10个月进口端的增长远超出口。
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关注需求和汇率因素。
自四季度以来,出口单月增速不断走低,12月创下年内新低,仅为-4.4%(以美元计价)和0.2%(以人民币计价)。除了季节性因素外,我们认为有两个变量值得关注,这也是决定未来出口规模的关键指标:
(1)外部需求,也就是出口量。全球经济复苏走弱已成定局:全球综合PMI指数最新为52.7%,降至两年多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加拿大、墨西哥等更是跌至荣枯线以下。
(2)汇率波动,可以反映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2018年人民币贬值约5%,而2019年以来人民币连续升值,对出口商品或将造成压力。
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逐步显现。
虽然从全年表现来看进口端维持较快增长,但12月则出现大幅负增长(以美元计价-7.6%,以人民币计价3.1%)。一方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下滑16.1%和13.8%,国内需求趋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大宗产品虽然进口数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进口平均单价已出现显著回落,导致进口规模回落,如原油12月平均进口单价为486美元/吨,较11月下降超过13%。
贸易顺差集中化,美欧东盟再扩大。
分贸易伙伴来看,欧盟、美国、东盟合计进出口规模1.9万亿美元,占全国的41.2%。从增速来看,这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0.6%、8.5%和14.1%,基本与整体增长持平,相较于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略低一些。而从贸易差额而言,2018年三者合计贸易顺差达到5,090.4亿美元,为整体顺差的1.45倍。
展望2019,需求走弱或迎来结构调整。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在内外需同步走弱、汇率因素和大宗产品价格的作用下,进出口两端都将面临增速的下行。
而在低位增长期,通过关税相关政策或将能够带来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如进口方面,部分降税商品如化妆品、水海产品在2018年分别实现67.5%和40%的快速增长;而2018年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税率,两批次的商品出口增速分别较同期整体提高0.9和0.4个百分点,对相关产品出口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