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期权专题报告:商品场外期权发展及应用-190115

《中信期货-期权专题报告:商品场外期权发展及应用-19011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期权专题报告:商品场外期权发展及应用-19011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场外商品期权规模加速增长
全球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在1998年至2008年之间发展迅速,规模出现爆炸性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开始大幅下降,名义本金规模明显萎缩,在近几年趋于稳定。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球商品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为21326亿美元,全球商品场外期权名义本金为5057亿美元。
我国场外商品期权市场从2014年试点模式逐步展开,少数企业参加,2015年-2016年市场规模缓慢增加,到2017年开始场外业务飞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加。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场外商品期权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779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加2031%。据统计,2018年1-10月,我国场外商品期权累计新增名义本金已达到6928亿元。
场外期权结构多样,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场外期权市场的期权结构可以大致分为香草期权与奇异期权两类,标准的欧式和美式期权被称为香草期权。奇异期权是比香草期权更复杂的期权品种,奇异期权花样繁多,他们通常都是在传统期权的基础上加以改头换面,或通过各种组合而形成。
奇异期权的种类较多,大致可以分为路径依赖期权、多因子期权、时间依赖期权以及其他奇异期权四类。每一类奇异期权的收益和风险特性都较为独特,种类繁多的奇异期权能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风险对冲和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