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内医药市场增速将下滑至名义GDP附近,存量时代看新生突围-190113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内医药市场增速将下滑至名义GDP附近,存量时代看新生突围-1901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内医药市场增速将下滑至名义GDP附近,存量时代看新生突围-19011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本周对“4+7”的执行上非中标企业在脱标城市销售要在最低价基础上继续降价10-30%,鼓励通过一致性评价、原研非专利药参与国家集采,越发严厉的政策告诉我们存量博弈时代到来。我们认为休克式降价不利于医药行业发展,但与民生等领域相比,降价除了打击某些利益集团外,民生一片欢腾。至于对医生医疗服务的补偿机制对医疗行业长期的影响,并不是眼下之疾。我们的研究思路要打翻了重来,新生事物将就此突围,树立新的王者。本周讲述新生事物——核医药领域。
核药的国际市场趋势:肿瘤伴随诊断+治疗,放射性诊断
放射药的用量是纳克、皮克级别的,但作为体内放射性诊断和体内放疗,在肿瘤和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是长期向好的,所以国际上过去三年发生五起大的并购事件。包括拜耳21 亿美金收购Algeta 获得前列腺癌去势骨转移药物氯化镭;诺华39 亿美金收购NASDAQ 的AAA 公司,获得神经内分泌瘤治疗药物Lu177+伴随诊断用药,21 亿美金收购NASDAQ 的Endocyte 公司,获得肿瘤与神经诊断用药等。
东诚的优势
第一,国内现实的增长,肿瘤诊断(18F-FDG)、云克注射液在类风湿领域,这两个产品维持业绩高速增长。市场从这点买的是公司五年业绩的高成长。第二,核药房优势,短半衰期药物进入中国绕不开核药房,外资放射药进入中国,一定是要和核药房公司合作。第三,中美是核药的宝地,欧洲发展最好,但是是按照治疗技术医院自己发展,中美是按药品申报,有专利的。最后,美国核药占比医疗产业1%,我们占比0.2%,买东诚是买一个即将生起的产业。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医保支付监管趋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