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宝钢股份-600019-量价齐升业绩创新高,协同降本夯实竞争力-190119

《兴业证券-宝钢股份-600019-量价齐升业绩创新高,协同降本夯实竞争力-19011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宝钢股份-600019-量价齐升业绩创新高,协同降本夯实竞争力-19011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18 年业绩预增预告:公司2018 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较2017年增加15 亿元到23 亿元,同比增加8%到12%。2018 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较2017 年增加18 亿元到26 亿元,同比增加10%到14.5%。
点评
量增价升,购销差价空间同比扩大,2018 年再创佳绩。根据业绩预增公告,公司2018 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6.7-214.7 亿元,同比增长8%-12%。全年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1)产销同比增长。根据公司的季度经营数据,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钢产量3637.1 万吨,商品坯材销量3511.6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09%和2.63%,预计2018 全年产销量也有一定的增长。(2)板材价格同比增长,盈利提升。2018 年板材价格一波三折,虽然9 月中下旬价格和盈利即开始回落,但全年来看价格与盈利水平均有同比增长。以上海地区热轧板卷Q235B 3.0mm 和冷轧板卷1.0mm 为例,2018 年热轧和冷轧平均价格分别为4178.04 元/吨和4604.02元/吨,分别同比2017 年提升8.17%和4.81%,同时原料端铁矿石价格总体表现仍相对偏弱势,全年来看板材购销差价空间同比扩大。从我们的行业利润测算模型来看,2018 年热轧的冷轧的平均吨毛利分别为1008 元/吨和1071 元/吨,分别较2017 年提高191 元/吨和97 元/吨。
分季度来看,受11 月钢价下跌影响,2018Q4 业绩环比有所下滑。根据业绩预增预告,公司2018 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23-57.23 亿元,环比2018Q3(归母净利润57.38 亿元)略有下滑。根据我们的行业利润测算模型,2018Q4 热轧和冷轧盈利下滑明显,Q4 平均吨毛利环比Q3 减少均在400 元/吨以上。但公司2018Q4 业绩环比仅小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产品出厂价的下调晚于行业板材价格的回落。上海地区热轧和冷轧价格在9 月中下旬就开始高位回落,11 月更是大幅下跌,而公司10、11月份热轧卷、普冷卷价格仍稳定在高位,直到12 月份出厂价才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调(热轧下调200 元/吨,普冷下调150 元/吨)。因此公司2018Q4业绩的环比下滑程度较小。
四大基地协同降本,内生竞争力不断夯实。2018 年初,公司提出新三年的削减目标:2018-2020 年分别定比2017 年削减成本23 亿元、47 亿元和61 亿元,并首次将四个基地统筹规划管理,同时对制造成本、销管费用、财务费用分别设置目标,以便于进行落实和管理。通过四大基地的协同降本,公司内生竞争力得到不断夯实,成为推动业绩稳步增长的重要动力。
出厂价企稳回升,汽车、家电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出台,2019 年业绩依旧值得期待。从公司公布的月度出厂价来看,虽然1 月热轧卷与普冷卷价格持续下调,但2、3 月份各类产品出厂价已经企稳回升。考虑到前期发改委副主任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后期随着消费刺激性政策的出台,主要与汽车、家电需求相对应的板材消费和盈利水平有望迎来明显改善。公司2019 年度业绩同样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公司在四大基地协同方面仍有较大潜力,接下来汽车、家电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出台并改善板材需求,湛江三高炉项目也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1 年7 月投产),公司未来产品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此外,公司也保持着稳定且高比例的分红。考虑到2018 年11 月以来钢价下滑,今年供应端限产带来的影响边际减弱,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行业利润中枢或下移,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209 亿元、193 亿元和223 亿元,EPS 为0.94 元、0.87 元和1.00 元,对应目前股价(1 月18 日)的PE 分别为7.4 倍、8.0 倍和6.9 倍,维持公司“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价持续下行;汽车、家电产销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