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5期(总第581期):欧美大型银行资产增速放缓,低利率环境净息差延续收窄态势-210901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5期(总第581期):欧美大型银行资产增速放缓,低利率环境净息差延续收窄态势-2109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5期(总第581期):欧美大型银行资产增速放缓,低利率环境净息差延续收窄态势-2109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8月以来,欧美大型银行相继披露2021年半年报。 通过对摩根、汇丰等13家主要银行(详见附表,以下称主要银行)相关数据进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关注点。 一是资产逆势扩张态势放缓,银行预防性动机仍较为突出。 在2020年新一轮宽松政策推动下,欧美大型银行资产逆势扩张。 2020年6月末,主要银行资产同比增速达8.7%。 2021年以来,受基数效应、监管趋严(如2021年4月美国补充杠杆率监管要求未延期)等因素影响,主要银行资产扩张态势有所放缓,但增速仍处于近年来高位。 2021年6月末,主要银行资产合计286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20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美国四大行增速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降幅达3.1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主体风险偏好明显下降,欧美大型银行资负结构也随之发生调整,流动性创造功能明显减弱。 2019年6月末—2021年6月末,主要银行存款/(负债+所有者权益)平均比例由48.4%升至51.8%;资产端贷款/资产平均比例由39.5%降至36.7%(附表1)。 二是盈利效率有所恢复,净息差延续大幅收窄态势。 在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主要银行盈利效率大幅下挫。 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银行盈利效率逐步回升,资管、托管、交易等非息收入增长是重要驱动因素。 2021年上半年,主要银行年化ROA和ROE为0.52%和7.48%,分别较2020年同期提高0.3和4.01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 其中,摩根、花旗以及巴克莱等机构盈利效率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 与盈利效率回升形成反差的是,净息差延续了疫情期间大幅收窄态势。 2021年上半年,主要银行平均年化净息差为1.64%,分别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下降了0.20和0.47个百分点。 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期限溢价收窄、零售存款利率下调面临刚性等因素导致欧美大型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点,银行很难获得2%以上的净息差,部分银行净息差甚至跌至1%以下(附表2)。 三是资产质量有所改善,资本和流动性整体充裕。 受疫情冲击影响,主要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9年6月末的1.97%升至2020年6月末的2.17%。 2021年以来,受益于纾困政策实施及资产处置进程加快,欧美大型银行资产质量呈现改善趋势。 2021年6月末,主要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降至2.09%。 在资产质量改善的同时,主要银行资本和流动性水平不断夯实,经营的稳健性持续提升。 疫情下,欧美大型银行大量增持国债,提高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HQLA)储备,同时降低了资产的资本消耗。 2021年6月末,主要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为18.3%和137%,分别较2020年6月末提高了0.7和2.0个百分点(附表3)。 从最新财务数据表现不难看出,欧美大型银行整体经营态势逐步向好,但分化特征依然突出。 面对后疫情时代新挑战,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体验,通过综合化、国际化及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韧性,践行ESG理念,推动绿色转型已成为欧美大型银行主要战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