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中科电气-300035-下游需求乘风起,加速成长迈向一线-210830

《财信证券-中科电气-300035-下游需求乘风起,加速成长迈向一线-210830(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中科电气-300035-下游需求乘风起,加速成长迈向一线-210830(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70%。 公司2017年完成收购星城石墨,将公司业务板块延伸至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形成双主营业务格局。 负极材料切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苏州星恒、中航锂电、韩国SKI、ATL等优质客户的供应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负极材料是公司战略发展板块,为公司提供新利润增长点。 负极下游需求旺盛,石墨化和针状焦构成成本:新能源汽车+储能赛道拉动需求高速增长,我们测算到2025年负极材料的总需求将达到187.2万吨,相较于2021年的需求,年化增速将达33.9%。 供给方面,龙头企业逐渐通过产能规模化和产业链一体化强化成本优势,通过设备升级和技术升级降本增效,这增加了新建产能对资金的一次性投入的总需求,提高了扩产门槛。 成本端,我们测算目前负极材料的成本结构中石墨化工序的费用占比来到了60%以上。 在电力供应充沛,电价较低的地区布局石墨化产能可以有效降低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 用于生产负极材料的焦类往往是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针状焦,石油焦和沥青焦,厂商通过优选原材料及配比,以降低成本。 量价齐升是方向:量端,公司负极材料产能迅速爬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产能或达到14.2万吨的水平。 公司扩产迅速,产能有望快速跻身第一梯队。 利润端,公司石墨化自协比例提升降低成本,预计公司2023年将具备石墨化产能11万吨的水平(包含参股公司集能新材料的4.5万吨),届时公司自协比例将达到77.5%。 公司发挥设备工程优势,自行设计建设的贵州生产基地负极材料产线是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产线之一。 公司在同行可比公司中毛利率较为领先,随着公司未来产能进一步释放,客户尤其是海外客户的逐步开拓,公司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效应有望使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出货分别万吨5.45,10和14.2万吨,2021-2023年公司出货均价3.1,3和2.9万元/吨。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19.5,32.76和44.2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5.86和7.68亿元,对应EPS0.52,0.91和1.20元,对应现价50.8,28.7和21.9倍PE。 考虑公司较强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0-35倍PE,股价区间为27.3-31.9元,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投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