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四台华龙机组有望启动,核电行业迎复苏-190131

《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四台华龙机组有望启动,核电行业迎复苏-1901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四台华龙机组有望启动,核电行业迎复苏-19013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摘要:
事件:《每日经济新闻》等信息显示,中国核工业集团漳州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以及中国广核集团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在30日获得核准,四台机组拟采用融合后华龙一号技术。
点评:
三年零核准局面有望结束,华龙腾飞在即。2018 年,包括田湾、阳江、三门AP1000、台山EPR 等七台机组先后具备商业运行条件,保持密集投产态势,但仍未有新机组核准,空窗期已长达三年。较之AP1000 堆型,目前国内在建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均按预期计划向前推进,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其中,福清核电5 号机组有望在2020 年建成。华龙堆型是在二代改进成熟机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不同于AP1000 的革新型,改进型的推广建设可不受示范验证工程是否建成的限制,有望实行小批量推广,除此次四台机组外,昌江二期、宁德5、6 号、防城港5、6 号机组有望成为华龙技术在国内发展的下一批目标厂址。
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占比小,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中电联统计, 2018 年全国核电发电量约294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相当于少消耗0.9 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 亿吨),与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比10.3%相比,差距明显。作为清洁低碳、发电稳定的电源,核电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扩内需、补短板优势明显。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特高压、高铁等基建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核电建设投资数额大(双机组投资额超过250 亿),且覆盖产业链长、见效快,成为逆周期投资、拉动增长的重要选项。自主可控方面,国产化捷报频传,2018 年9 月,由沈鼓和哈电共同承制的首台AP1000 屏蔽电机主泵顺利完成全部产品试验和试验后拆检,标志着已全面具备了AP1000 屏蔽电机主泵的国产化制造能力;华龙一号国产化率已接近90%,对美国设备无明显依赖。
投资建议:近年来核电的不确定性已压低行业估值,随着形势的逐渐明朗,板块估值将逐渐回升。目前我国能源结构面临低碳化转型,我们认为随着第三代技术得到验证,核电新一轮发展周期有望到来,考虑到2020 年看88GW 总装机目标未变,堆积的机组有望在十三五后期批量释放(每年6-8 台),同时按每年出口2 台机组估计,则每年新增机组可达10 台。按单台140 亿测算,市场空间超过1400 亿,其中设备市场可达800 亿。推荐东方电气、应流股份、久立特材、江苏神通。
风险提示:审批节奏低于预期,核电建设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