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化工行业周报: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万华聚合MDI挂牌价上调,且重组过户完成-190211

《兴业证券-化工行业周报: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万华聚合MDI挂牌价上调,且重组过户完成-19021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化工行业周报: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万华聚合MDI挂牌价上调,且重组过户完成-190211(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本周较上周持平,年内涨幅+1.4%,相比去年同期跌幅-12.0%。(数据日期:2019 年2 月1 日)
一周涨幅较大的产品:二甲醚(河南),+7.6%;丁烷(华东冷冻CFR),+5.4%;聚合MDI(进口外盘),+4.7%;乙烯(韩国FOB),+4.6%;环氧氯丙烷(华东),+4.5%。(数据日期:2019 年2 月1 日)
一周跌幅较大的产品:液氨(山东),-9.0%;丁二烯(华东),-8.7%;无水氢氟酸(华东),-6.1%;萤石粉(湿粉,华东),-3.3%;环氧丙烷(华东),-2.8%。(数据日期:2019 年2 月1 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18 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据报告,2018 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2.4 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利润总额8393.8 亿元,同比增长32.1%;进出口总额7543.4 亿美元,同比增长29.3%,贸易逆差达到2832.6 亿美元,增长43.8%。2018 年石化业规模以上企业27813 家,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77%。
2018 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效益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出口好于预期、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等特点:(1)效益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要体现在行业利润快速增长、收入增长总体平稳、行业亏损情况不断改善。(2)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包括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增长效率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单位成本明显回落。(3)出口增速高、出口结构优化助力行业出口好于预期。(4)能源消费增长加快主要因为原油需求增长加快、天然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成品油消费增长平稳。
分业务板块看,2018 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板块利润增幅最大,化学工业板块利润总额最高:(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板块主营收入1.01 万亿元,增长21.3%;利润总额1598.0 亿元,增长587.2%;主营收入利润率为15.76%,同比上升12.98 个百分点。(2)石油加工板块主营收入3.88万亿元,增长22.5%;利润总额1697.4 亿元,下降3.4%;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38%,同比下降1.17 个百分点。(3)化学工业板块主营收入7.27万亿元,同比增长8.6%;利润总额5006.5 亿元,增幅16.3%;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89%,同比上升0.46 个百分点。
分主要市场分析来看,(1)国际原油市场:2018 年国际油价(普氏现货)继续大幅上涨,创四年来新高。全球原油消费量约45.23 亿吨,增长1.5%。(2)化肥市场:国内尿素市场年均价格为1996 元/吨,创5 年来新高。国内市场化肥消费继续下降,表观消费总量同比降幅为4.9%,尿素表观消费总量同比下降约6.0%。(3)基础化学原料市场:2018 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总体趋势向好,需求增长平稳,价格涨势较强,行业效益继续改善。(4)合成材料市场:合成纤维原料价格整体涨势相对较强,合成橡胶较弱。(5)轮胎市场:2018 年国内轮胎市场继续疲软,出口增速下滑,价格全面下挫,其中轿车轮胎跌幅较大。
报告中同时提及行业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如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剧烈震荡、石化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投资动力不足等,并对2019 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进行了预测。
万华化学于 2019 年1 月31 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之标的资产过户。2019年2 月1 日晚万华化学发布公告称2019 年1 月31 日公司与万华化工已就吸收合并涉及的资产、负债签署《资产交割协议》,双方约定以2019年1 月31 日作为本次吸收合并的资产交割日;自资产交割日起,万华化工的全部资产、负债、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义务和责任将由公司享有和承担。后续未尽事项,主要包括股份发行登记及托管、股份注销、工商变更登记及注销登记、过渡期损益审计等。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主要为100%BC 股权、25.5%宁波万华股权等,重组有三大意义: (1) 通过原控股股东万华实业存续分立,实现上市公司平台对控股股东优质化工资产的整合;整体上市后,同业竞争问题得以解决、国内与海外资源得以整合,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聚焦并做大做强聚氨酯主业。(2) 整体上市后,员工持股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建立新员工激励平台,打破两员工持股公司股权封闭、僵化的现状,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激发员工活力。(3) 低估值收购优质资产,大幅增厚EPS。本次收购将使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厚约43%(2017财年数据),而同时股本仅增厚15%,EPS 有望明显提高。
(关于本重组的详细分析见2018 年6 月2 日兴证化工团队发布《万华化学(600309):低估值整合优质资产,大幅增厚盈利、改善治理结构,世界万华跨步前行》)
万华与巴斯夫小幅上调2 月聚合MDI 挂牌价,19 年MDI 长期价格有望向均值回归。聚合MDI 与纯MDI(华东)最新价分别为1.27 万元/吨、2.15万元/吨,近两周市场整体平稳。节前,万华与巴斯夫出台2 月聚合MDI挂牌价,分别报1.35 万元/吨(万华直销)、1.32 万元/吨(万华分销)、1.36 万元/吨(巴斯夫),均较1 月上涨700 元/吨;2 月纯MDI 万华挂牌价则维持2.37 万元/吨。
2018 年MDI 市场数据出炉,供需格局宽松化。根据最新公布的海关数据,2018 年中国纯MDI 净出口量小幅增长1.5 万吨(出口量增长1.7 万吨),而同年聚合MDI 净出口量减少4.4 万吨(其中出口量增长5.5 万吨,进口量增长9.9 万吨;进口量增长主要为沙特阿拉伯贡献)。根据三韬咨询统计,2018 年中国MDI 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6%,以200 万吨市场规模估计约合5 万吨的年需求量增长;从聚氨酯制品的下游消费看,泡沫体系中聚氨酯制品使用量同比增速2.4%,而CASE、树脂及其他行业中的使用量同比增速3.1%(其中胶粘剂、弹性体、氨纶增速达8 至10%,浆料、鞋底原液增速则低至为-2 至-3%)。与此同时,2017 年行业景气带来较多装置陆续投产形成的供给压力则不断增加,如上海联恒二期24 万吨装置(18H1 投产)、开工负荷不断提高的重庆巴斯夫40 万吨装置,以及沙特陶氏40 万吨装置(17Q4 投产,导致18 年中国聚合MDI 进口量大幅提高)、韩国锦湖11 万吨装置扩产(18H1 投产);净出口量下滑,需求增长小于产能增加,企业博弈加剧、行业竞争激化是MDI 产品价格18 年以来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
2019 年聚合MDI 价格触底回升,长期价格有望向均值回归。2006 年以来聚合MDI 均价1.81 万元/吨,即使剔除价格高企的2017-2018 年后2006-2016 年MDI 均价亦达到1.73 万元/吨;而2018 年底,聚合MDI 价格低至约1.15 万元/吨。进入2019 年后,MDI 供需格局不断边际改善、行业竞争趋缓,使得2019 年1 月聚合MDI 连续四周持续回升,生产企业顺势上调了2 月聚合MDI 挂牌价;陶氏杜邦于2 月1 日举行的年报业绩解读电话会中称,在经历18Q4 异氰酸酯价格快速下跌后,目前已经看到了聚合MDI 价格企稳的迹象。展望2019 年,尽管中国与欧洲(或有美国)经济面临压力,但是中国对汽车、家电新政刺激有望拉动聚合MDI 需求持续稳健增长(约+4%),胶粘剂、管道板材、软泡、冷链、弹性体、氨纶等较新领域则可构筑MDI 市场新的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历17Q4-18Q3 的扩产潮后2019 年内除万华以外的MDI 扩产项目有限,主要为科思创上海5 万吨技改扩产(预计19Q3)、科思创德国20 万吨装置新建(已延期三次,目前预计19H2);行业竞争有望趋缓、产品价格或将长期向均值回归。
建议重点关注:四条投资主线:1)部分产业链一体化、成本及环保优势突出,随着产能释放、新品投产有望持续稳健增长的行业龙头;2)新建装置规模巨大、技术领先且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民营炼化产业;3)供给侧改革下景气持续向上的细分子行业;4)产业趋势下发展空间广阔、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优质资产。重点关注公司: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桐昆股份、中国巨石、金禾实业、新和成、金发科技、荣盛石化、恒逸石化、金正大、新洋丰、玲珑轮胎、国瓷材料、三棵树、雅克科技、天赐材料、巨化股份、万润股份、海利得、中化国际、联化科技、鲁西化工、飞凯材料等。
风险提示: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环保落实不力的风险,企业资产重组不确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