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190215.pdf
大小:22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190215

安信证券-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190215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19021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19021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传统估值方法失效,高科技公司估值需要新武器:
        本文用三个案例介绍了三种经典的高科技公司估值方法。一般来说,传统的市盈率(PE)估值法对于许多发展成熟、盈利稳定的高科技公司仍然是最好的估值方法(例如苹果公司)。但对于一些业务模式特殊、业务扩张迅速但仍然亏损、处于转型期或刚刚进行了并购、投资巨大导致巨额折旧影响利润等特殊情况的高科技公司而言,传统的估值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需要灵活应用合适的估值方法:
        对于生物科技公司,管线估值是一种全球流行的估值方法。在研产品数量、产品研发进程是估值的关键因素。通过较为严格的假设,估算各管线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并通过公司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折算为公司当前的价值。
        对于业务扩张迅速但当前仍然亏损的公司(如云计算公司),由于净利润为负,可以用自由现金流FCF  代替E,构成P/FCF  指标进行估值。如果FCF  仍然为负,则可以用一定为正的销售额S  代替,构成市销率P/S  指标。对于许多高科技公司来说,业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导致利润大幅波动或持续亏损,市销率是一个很好用的指标。
        对于某些前期投资巨大导致巨额折旧摊销扭曲盈利的高科技公司来说,企业价值倍数法(EV/EBITDA)是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其本质是市盈率(P/E)的变种,修正了企业折旧政策对净利润的扭曲。同时,该指标可以让不同财务结构和税收政策的公司估值进行比较,也常用于并购公司的估值。
        ■风险提示:
        1、科创板推出进度不及预期;2、高科技公司研发和经营风险;3、估值模型不适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