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理性看待社融大增背后的信托净增转正-190220

《华创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理性看待社融大增背后的信托净增转正-1902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理性看待社融大增背后的信托净增转正-1902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一月社融增量创新高,非标改善明显。
1月社融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扣除掉地方专项债后为4.53万亿元,同比多增1.45万亿,创历史新高。主要推动力为同样创新高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同比多增8818亿元和企业债净融资4990亿元,同比多3768亿元。信贷数据超预期给予市场积极信号。去年受监管影响拖累社融增速的非标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1月份好转。委贷负增长收窄,信托净新增规模由去年3月份转负后首次转正。信托板块在边际改善叠加配资放开传闻于2月18日 后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评论:
信托新增的持续性有待考察。经过草根调研了解到,与历次宽信用不同的是,经历过“去杠杆”教育,目前仍然面对未知性较高的基本面的信托公司,风控仍然处于高压状态。与银行年初抢跑放贷类似,资金来源依托银行的信托贷款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初后行业确实存在项目上会数量多的情况,但房地产企业必须符合“432”,平台公司要符合评级和历史发债要求的标准丝毫没有降低。对于新增信托贷款1月转正,我们尝试从更多角度去理解。
首先,我们观察到,2019年1月集合信托成立1983亿元,并不是过去两年最多。由于社融口径中信托净增与成立和到期均有关系,如果将2016年1月后集合信托与单一信托到期的规模进行梳理,可以发现2019年1月仅到期3350亿元,比2018年大多数月份低。且自2019年3月份后,到期规模将再次增长,信托净新值为正的持续性有待考验。
其次,从新成立集合信托的投向来看,基础产业额度持续提升,1月达403.91亿元,占比25.7%,而工商企业额度持续走低至132.8亿元,占比仅为8.1%。这与我们看到中小企业火热的票贴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与近年来信托余额中工商企业占比提升、房地产和平台占比下降的趋势相背离。原因一方面为部分工商企业选择了虽然短期但利率较低的票据,更主要一方面是与信托公司面对2018年去杠杆背景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严格风控,不下沉信用有关。同时,房地产和基建放款此消彼长,也与房地产调控不放松,采用新基建对冲的宏观政策相吻合。
综上,我们的观点为,社融大增背后的信托净增转正是积极信号,但到期信托规模小和投向提醒需要对信托数据进行持续跟踪。新基建能否对冲房地产调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风险提示:房地产收紧,货币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