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城期货-政策面利好助推市场情绪改善,铜铝反弹-190222

《宝城期货-政策面利好助推市场情绪改善,铜铝反弹-1902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城期货-政策面利好助推市场情绪改善,铜铝反弹-190222(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行情回顾
1、铜,沪铜放量上涨,持仓量较上周增加66928 手,沪伦比回落
2、铝,沪铝放量上涨,持仓量较上周增加82716 手,沪伦比回落
二、期现价差
1、铜,本周国内铜现货贴水扩大,本周LME 铜升水扩大
2、铝,本周国内铝现货贴水扩大,本周LME 铝贴水收窄
三、后市展望
宏观面:节后有色金属走势整体偏弱,受到经济面下行压力制约和需求面疲软束缚,仍运行在下降通道中。短期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市场情绪改善助推有色金属小幅反弹。
铜,近期主导沪铜价格走势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市场情绪改善助推金属价格反弹;二是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对中国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制约减弱;三是短期嘉能可削减刚果铜矿产量突发事件刺激铜价冲高;四是印度法院行政干预铜炼厂复产受阻,但并未对铜炼厂生产能力带来实质性损坏影响。印度韦丹塔铜冶炼厂产量40 万吨/年,占印度精铜产量比重40%左右,占全球精铜产量比重约2%。虽然对短期铜价影响偏多,但中长期铜价走势仍取决于宏观面和铜产业供需面。
从全球铜矿供给看,或将进入收缩周期,2018—2020 年,这3 年铜矿产量复合增长率将从此前的4.86%下降至2.4%。2019 年大型铜矿新建扩产项目有限,在产铜矿面临品位下滑的问题,预计未来5 年铜矿山综合品位将从0.66%下降至0.6%。铜矿石品位下降、矿山设备老化、环保压力等因素对铜矿供给增速的扰动依旧存在。从铜矿加工费看,长单TC 与月度TC 出现分化。长单TC 受全球铜矿供给增速放缓影响下降,而月度TC 受炼厂检修增多、原料需求阶段性减少、供给增加影响有所回升。2018 年,由于现货铜矿TC 和副产品硫酸价格上涨使得冶炼厂盈利状况较好,刺激炼厂保持高开工率,2018 年国内新投产和复产的铜冶炼项目大多数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或满负荷生产,精铜产量处于不断增加状态。据SMM 显示,2018 年国内精铜累计产量873.42 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1%。预计2019 年国内精铜产能产量仍会扩张。2019 年,海外精铜产量有减产迹象,Codelco 旗下Chuquicamata 炼厂检修升级,Aurubis 旗下炼厂停产、印度Vedanta铜冶炼厂复产计划受阻。引发市场对海外铜冶炼厂减产担忧。
废铜进口方面,2019 年,“七类”废铜进口金属量较2018 年或将减少12万吨,国产废铜供给和进口废铜数量将继续缩减,精铜消费对废铜消费替代逐渐增强,这对沪铜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现货市场方面,受春节前下游铜材加工型企业开工率下滑,备货积极性较低影响,铜库存出现累库迹象,截至2 月中旬,上期所铜库存为14.2 万吨,上海保税区铜库存为48.3 万吨,LME 铜库存14.9 万吨,较2018 年四季度库存低位分别回升4.5 万吨、9.5 万吨、1.3 万吨。节后需要关注下游加工型企业复工情况。终端需求方面,政策面开始发力刺激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在基建投资止跌企稳后,后期需密切关注地产、汽车等消费领域是否存在边际改善情形。
目前在经济面利空、政策面利好,多空交织的背景下,沪铜价格阶段性支撑源于政策面回暖以及行业基本面上废铜供给收缩和铜库存相对低位。而沪铜反弹阻力则源于中长期经济基本面不确定性,以及铜市供需面偏宽松。因此,中期沪铜继续受承压,后市需注意5 万元/吨附近阻力。
铝,随着原料价格下跌,成本端对铝价支撑减弱,以及终端需求偏弱,铝价继续弱势运行。原料成本方面,由于海外氧化铝供应偏紧局面缓解,氧化铝价格趋于回落。2 月中旬国内氧化铝均价在2835 元/吨,较去年9 月高位回落505 元/吨。受化工品价格下跌影响,2 月中旬预焙阳极均价3600 元/吨,较去年11 月高位回落250 元/吨。由于原料价格回落,成本支撑亦减弱。2018 年底中国电解铝平均生产成本14500 元/吨附近,而当前电解铝生产成本已回落至14000 元/吨附近,铝价运行重心也是逐渐下移。从氧化铝供给看,2018 年中国氧化铝总产量为7047.9 万吨,累计同比上涨3%。电解铝供给方面,受环保整治,落后产能退出,电解铝企业亏损增多影响,2018 年中国电解铝总产量3611.7 万吨,同比减少0.6%,处于减产与投产并肩运行状态。2018 年中国电解铝产能规模总体上减少约300 万吨,新增产能312 万吨左右,产能净增加12 万吨。受电解铝企业亏损加重影响,2019 年国内骨干电解铝企业或将减产电解铝年产能80万吨,后期电解铝产能能否出现实质性缩减还有待观察。
现货市场方面,春节前下游加工型企业的订单不及往年,原料采购积极性较低,备货意愿不强。据SMM 数据显示,1 月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从去年12 月66.6%下滑至64%,铝型材企业开工率从去年12 月54.55%下滑至50%,铝棒、铝杆等企业开工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铝材加工型企业开工率下降也反映出终端需求趋弱。库存方面,截至2 月中旬,上期所铝库存和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分别为73.6 万吨、154 万吨,较节前分别回升6.4 万吨、40 万吨,与淡季需求疲软累库有关。节后需关注下游加工型企业复工情况。终端需求方面,政策面开始发力刺激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在基建投资止跌企稳后,后期需密切关注地产、汽车等消费领域是否存在边际改善情形。
总体上,在经济面利空、政策面利好,多空交织的背景下,政策面利好转为经济面改善,需要时间上的传导和消化。在中短期宏观面偏弱格局尚未改变,叠加铝市供需面宽松,成本支撑弱化的背景下,中期沪铝将继续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