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达利食品-3799.HK-维持豆奶销售目标不变,短保面包全面放量可期-190222

《国信证券(香港)-达利食品-3799.HK-维持豆奶销售目标不变,短保面包全面放量可期-1902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达利食品-3799.HK-维持豆奶销售目标不变,短保面包全面放量可期-19022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 月份,香港恒指涨幅8.11%,恒生消费品制造业类累计涨幅8.19%,达利食品同期累计跌幅7.77%。为进一步了解引发达利食品在二级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深层原因,我们与达利食品的投资者关系进行了一次电话交流,并跟进公司最新动态。
对短保面包的持积极销售态度,但目前全国铺货率较低
公司短保面包已进入全面投产阶段,原本计划在东三省、浙江和福建地区铺货,现已覆盖全国。短保面包经销商已达到1,400 余家,其中60%原有经销商,40%为新增,触及有效终端约50,000 个,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短保面包的退换货率维持在20%左右,距离桃李面包的7-8%的换货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但好于其他竞争者的30-50%,公司力争未来一年达到行业平均水平(13-15%)。前期物流费用在6%左右,预计一年后将回到3%的正常水平。短保面包的SKU 为33 个,未来公司将在产品包装规格和口味上均有计划丰富产品选项。
公司新品短保早餐面包“美焙辰”搭配“唯甄”豆奶为消费提供更多价格选择(较豆本豆豆奶便宜10%),二者共用同一经销商,这也是公司提高豆奶传统渠道渗透率的战略之一。预计2019 年短保面包完成10 亿元销售额,即达到盈亏平衡的水平。目前短保面包有18 个产区拥有18 条生产线,可支撑40-50 亿元的销售,未来三年公司对短保面包生产线的扩产总投入将达到15 亿元,生产线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倍,以保障未来五年100 亿元的销售目标。
豆奶行业竞争加剧,但市场培育成本有望降低
越来越多的饮料龙头公司开始布局豆奶行业,例如伊利的植选、蒙牛的Silk 美式豆奶和统一的诚实豆。我们维持公司豆本豆2018 年20亿元销售目标不变,预计2019 年公司将完成25 亿元销售额。目前豆本豆系列拥有14 个SKU,拥有18 条生产线,可支撑约50 亿元销售。
饮料业务的产能利用率接近60%,食品的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豆本豆的主要销售地区在中国中部,包括广东、湖南、湖北、山东、河南,与竞争对手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功能饮料经销商发文投诉引发市场担忧
功能饮料经销商认为被达利压货导致经销商亏损,并发文表示达利食品的面包和豆奶销量均不及预期,作者认为被达利食品劝退而不再合作。但达利食品方面表示报导失实,已与发文作者联系积极配合各方面解决该问题,并澄清不存在“压货”的问题。
盈利预测及估值
管理层表示,目前对并购方面持谨慎态度,但不排除未来以提高市占率和业务互补为目的并购。预计2018 全年公司广告投入约2 亿元,同比下降46%。未来三年资本支出总额40 亿元,其中25 亿元用于三个新建厂房,15 亿元用于短保面包产能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豆本豆”系列销售额接近20 亿元,传统渠道占35%,新增渠道占65%。其他饮料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预计2018 年下半年凉茶业务同比为负增长,功能饮料增速下降为低双位数增长,茶饮饮料继续呈缓慢下滑态势。薯片业务维持低双位数增长,饼干为单位数增长。总体而言,公司2018 年下半年增速将缓于上半年,我们维持公司2018/19 年盈利预测,公司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中枢,根据相对估值法计算公司目标价为7.31 港元,对应24/21 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i)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更加迎合年轻消费者口味的国产新品牌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抢夺市场份额,并陆续准备进入资本市场;
(ii) 新品销售不及预期:短保面包产能不足,“美焙辰”的主要竞争对手深耕烘焙市场20 余年,商业模式接近;
(iii) 食品安全及质量受损:包装食品及饮料的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中,品控不到位导致食品质量受损,特别是对食物新鲜度要求较高的短保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