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

上传日期:2019-02-25 18:15:19 / 研报作者:梁中华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pdf
大小:88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

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解析电影票房下滑背后的故事:“口红效应”消失,还是“烂片”太多?-19022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18  年以来,电影票房收入增速大幅走弱,多个月份大幅负增长,2019  年1月票房收入增速甚至大降至-32%。但是按照“口红效应”的理论,价格低廉的电影等小娱乐消费应该是经济下行周期的“受益者”才对。“口红效应”消失了?电影消费增速为何下滑?究竟是“烂片”太多,还是所有消费都不行?本文深挖电影票房数据,解密票房低迷背后的故事。
        1、无视“口红效应”,近期国内电影票房意外走弱。电影消费和其他普通商品消费不同,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电影消费大多数时候是逆经济周期的,即具有“口红效应”。但2018  年下半年以来电影消费明显走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的增速持续走低。
        2、电影票房走弱并非意味着“口红效应”的消失。拆分影片市场结构来看,高评分电影的“口红效应”依旧非常明显。但近年来好电影的数量占比在提升,也并没有提高整体电影票房的增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票价抬升,使得看电影不再那么“廉价”,特别是低评分电影失去了“相对廉价”的身份。与此同时,线上等众多新型娱乐正在以“更廉价”的特质,替代了部分低评分电影的市场。所以并不是消费的“口红效应”消失了,而是出现了新的受追捧的“口红”。
        3、今年消费增速或继续放缓,但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速放缓拖累居民收入增长,房价逐步回落影响居民财富增长和消费预期,今年消费增速放缓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消费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居民实际收入依然保持正增长,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就不会改变。电影票房增速的变化、高端娱乐的爆发增长都体现了当前的消费升级。长期来看,积累的贫富分化,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都会对高端消费和消费升级的领域具有持续推动作用。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政策变动,票补取消。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