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债务专题之二:债务从何而来,杠杆如何维系-190221

《国联证券-债务专题之二:债务从何而来,杠杆如何维系-190221(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债务专题之二:债务从何而来,杠杆如何维系-190221(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债务是经济周期的推动力
虽然长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潜在生产率水平,但债务的存在影响了短期的经济波动,形成了一个个经济周期。2018年我国金融市场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加大,2019年经济增长企稳可期。
短期去杠杆:金融监管不可缺位
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为全社会进行着资金跨时间、跨空间的配置,但在经济周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期有所不同,金融机构往往有放大经济周期的作用,这是债务风险的本源所在。
监管的松紧对于债务风险也有着相应责任。监管过紧可能抑制金融发展,不利于经济增长;但监管不力则可能导致资金链条过长、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产生信息不透明、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也阻碍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并蕴含危机。
中期稳杠杆:维持可承担的债务水平
价格角度看,借款人使用所借债务去投资的所得利润,至少要能覆盖利息的支付。我国加权负债利率低于名义GDP增速,债务风险可控。
量的角度,从中期来看,若经济增长预期向好、投资者依旧信任债务主体,并且整体债务期限结构不集中在短期,那么能够偿还利息就可持续。例如美国和日本债务利息/GDP早期较高,当前主要靠下调利率来缩减利息规模。而中国债务利息/GDP近几年稳定。
长期用杠杆:回到增长的话题
总债务的规模,几乎也就代表着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货币政策对于杠杆的影响是较大的。短期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不确定能去杠杆、甚至会加剧杠杆,人们希望自己多经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各国货币政策都倾向于宽松,杠杆也越来越高,但现在利率下调的空间在减少。
长期来看,加强监管、保持流动性并不是最终的答案,杠杆产生于增长的愿望,杠杆的消除需要实际的增长,需要的是技术创新、制度变革之类能让经济潜在增长率向上的基本面因素。在增长中还本付息、在增长中给投资者继续投资债权的信心,尤其在利率下调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经济增长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政策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