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

上传日期:2019-02-27 12:57:44 / 研报作者:代鹏举陈博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pdf
大小:14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

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
文本预览:

《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拐点-190226(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聚酰亚胺薄膜性能优越,应用领域广泛。按用途可分为绝缘和耐热为目的的电工级应用、附有挠性等要求的电子级应用、国防军工及航空航天应用、柔性显示光电应用、环保消防应用等。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十三五”新材料发展报告》,2017  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的市场规模为15.2  亿美元,预计2022  年将达到24.5  亿美元。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技术发展打开聚酰亚胺薄膜的市场空间。生产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屏需要聚酰亚胺浆料作为衬底,这是现阶段显示领域最主要的需求;折叠屏对聚酰亚胺薄膜的需求最多有3  处,作为衬底基材的PI  浆料、作为触控板的CPI膜和作为盖板的CPI  硬化膜(透明色)。随着中国大陆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的产线扩张,需求将快速成长,其中技术难度最大是CPI硬化膜。根据搜狐财经数据,CPI  硬化膜到2021  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2  亿美元。
        挠性电路板和导热石墨膜领域,聚酰亚胺薄膜国产替代空间大。聚酰亚胺薄膜主要用作FCCL  的绝缘基膜和覆盖膜,预计2018  年全球FCCL  用聚酰亚胺薄膜的需求量达到13750  吨,中国的FCCL  用聚酰亚胺薄膜需求量达到4500  吨,是聚酰亚胺薄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导热石墨膜市场受益于5G,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催生更多聚酰亚胺薄膜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由外资供应,国产替代空间大。
高端市场海外寡头垄断,国产替代或将迎来拐点。聚酰亚胺薄膜全球高端市场主要由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包括美国杜邦、日本钟化、韩国SKPI、以及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等,而国内企业供应低端市场为主。尽管高端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壁垒较高,随着国内技术、产业配套、人才、政策等条件的成熟,目前国内聚酰亚胺薄膜龙头厂商有望突破高端市场。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技术持续创新,促使聚酰亚胺薄膜高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供给端技术壁垒高,海外寡头垄断市场,但国内聚酰亚胺薄膜厂商受益于工艺积累、产业配套、人才交流、政策配套等外部因素的改善,有望实现高端市场0  到1  的突破。因此,在行业需求增长,国产化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我们看好行业的发展,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推荐个股。从技术、设备和人才的角度来判断,我们重点推荐国内聚酰亚胺膜龙头厂商:    
时代新材:公司以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为核心,产品主要面向轨道交通、汽车、风力发电、新材料等市场。公司是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全球领先的企业;布局风电新能源领域,风电叶片收入规模进入国内前三;公司通过BOGE公司进入国内外中高端汽车NVH和轻量化市场,收入规模逐年增长。新材料领域,公司研究聚酰亚胺膜项目数年,2018年第一条500吨/年化学亚胺法产线顺利量产,得到业内认可;目前正在筹划二期扩能建设,预期PI膜将成为公司未来核心利润增长点。  
        风险提示:1)竞争对手扩产;2)国产替代进程低于预期;3)下游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4)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