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苏宁易购-002024-家电零售已形成宽阔护城河,全渠道多业态精耕智慧零售生态圈,开启规模发展新篇章-190227

《中泰证券-苏宁易购-002024-家电零售已形成宽阔护城河,全渠道多业态精耕智慧零售生态圈,开启规模发展新篇章-1902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苏宁易购-002024-家电零售已形成宽阔护城河,全渠道多业态精耕智慧零售生态圈,开启规模发展新篇章-1902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苏宁发布 2018 年度业绩快报,2018 年实现商品销售规模 3,371.35 亿元,同比增长 38.54%,其中线上实现商品销售规模 2,083.54 亿元,同比增长 64.45%。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2,453.11 亿元,同比+30.5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 133.20 亿元,同比增长 216.20%。2018 年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 0.61%。报告期内公司加强门店结构的优化升级,线下同店增速稳健,家电 3C 专业店/苏宁易购直营店/红孩子母婴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39%/9.35%/29.78%。
线下:完善多业态、多层级市场零售网络,效率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回升。
继续优化“两大、两小、多专”的线下门店布局,打造覆盖不同市场级别、不同消费需求的智慧零售渠道网络,持续巩固线下发展优势。截至 12 月 31 日,公司经营 16 个苏宁易购广场,已拥有 2,105 家家电 3C 家居生活专业店,2,368 家苏宁易购直营店,4,177 家苏宁小店(含迪亚天天),157家红孩子母婴店和 8 家苏鲜生超市,各类自营店面共计 8,815 家。苏宁零售云持续输出零售核心能力赋能低线市场,报告期内快速推进门店开发,截至年底零售云加盟店数量已达 2,071 家。
2018 年公司通过丰富店面商品布局,加强在家居生活、健康个护等商品类目的拓展,提高到店客流;互联网化运营能力逐步提升,加强数据工具运用,有效开展精准营销,家电3C专业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9%。苏宁易购直营店深耕三四级市场,持续丰富商品品类,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9.35%。苏宁红孩子母婴店经营模式逐步探索成熟,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78%。
线上:加强扩品引流、社群营销和产业联动,拉动销售增长;2018 年线上自营 GMV 同比+53.70%,开放平台 GMV 同比+100.31%。
2018 年公司线上平台的快速增长得到持续确认,商品交易总规模为 2,083.54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64.45%,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 62%,成为拉动规模增长的强力引擎;其中,自营商品交易规模 1,497.92 亿元(含税),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 585.62 亿元(含税)。截至 12 月 31 日,苏宁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达 4.07 亿。
(1)持续扩品引流,线上加快新品类发展,不断丰富快消家装百货品类,新品类引进新商户占比达 86.01%;注重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强关联推荐,推进精准营销,有效提升用户复购率。(2)注重社群营销,大力推广苏宁拼购,佣金制激励推客分享,挖掘拼购市场消费红利。(3)强化产业联动,立足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圈,打通生活、文娱等高粘性会员权益,带来付费会员的快速增长。
财务数据分析: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0.61%,费用率同比增长 0.46%,净利润同比增长 216.20%。
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有效实施商品价格管控提高日销毛利,推进商品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商品供应链,加强单品运作改善毛利水平。随着开放平台、物流、金融方面的增值服务收入增加,公司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 0.61%。
运营费用率:公司加强在开发、新品类运营等方面的人员储备,以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计提管理费用摊销影响,人员费用率阶段性上升;此外为拉动销售,广告促销投入加大;全渠道规模效应带来线下租金、装修、水电、折旧等固定费用率下降。由于公司零售业务快速增长,对经营性资金需求增加,同时供应链融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加快,带来了公司银行借款规模的增加,以及报告期内新发行公司债计提利息,使得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整体来看,公司总费用率同比增长 0.46%。
净利润:2018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 133.20 亿元,同比增长 216.2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阿里巴巴股份出售,物流地产基金收购公司 5 家物流项目公司 100%股权,以及华泰证券投资会计核算方法调整,大连万达、商汤科技等带来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物流资源丰富,持续加码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物流资源拓展:截至 2018 年 12 月末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 950 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 27,444 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351 个地级城市、2,858 个区县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截至 12 月末公司已在 41 个城市投入运营 50 个物流基地,基于生鲜类商品的发展需求,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已投入使用 46 个生鲜冷链仓,覆盖 179 个城市,有效地提升了生鲜类商品的配送效率。
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物流时效类标准化服务产品的开发及推广,“次日达”、“准时达”配送范围持续增加。结合门店网络和仓储体系优势,构建即时物流服务体系,匹配即时自提、1 小时达、半日达等服务产品,满足不同时效需求。同时,苏宁注重提升县镇市场的物流售后服务能力,截至 2018 年末已筹建成立 264 个县级综合服务中心。
苏宁金融聚焦核心业务,加快转型金融科技公司,资本实力持续增强。
苏宁金融精耕苏宁生态圈需求,聚集核心业务和产品,加快转型金融科技公司,输出金融科技能力。8 月底,苏宁金服 B 轮增资扩股募集资金全部到位,12 月 28 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苏宁金服 C 轮增资扩股,资本实力得到增强,为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开展产品及服务创新,提高用户粘性。
投资建议:家电零售已形成宽阔护城河,全渠道多业态精耕智慧零售生态圈,开启规模发展新篇章,维持“买入”评级。
苏宁全渠道多业态经营模式规模效应逐步凸显:(1)线下围绕“两大、两小、多专”的产品业态推进网络布局,全方位把握各层级市场的消费机会;线下盈利能力回升,为公司提供充足而稳定的收入来源。(2)线上将强化传统带电产品优势,加大开放平台商家引进力度,加强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复购率;把握社交流量红利,加强零售体系产业联动,预计线上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服务收入将进一步提升。(3)持续输出供应链服务能力,丰富仓储物流资源。苏宁金融持续聚焦核心业务,精耕生态圈金融需求,战略募集资金已到位将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预计公司2018-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2,453.11/3,113.63/3,814.5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20/19.66/31.81 亿元。
风险提示:1,线上线下融合不及预期,线上业务成本激增,线下门店改造受阻,造成公司盈利下滑;2,阿里苏宁的关系恶化,天猫旗舰店流量优势减弱,流量成本大幅上升;3,金融业务风控能力不足,坏账大幅增加,拖累集团现金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