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

研报附件
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pdf
大小:81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

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
文本预览:

《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星云股份-300648-业绩拐点已现,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902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18  年实现收入3.2  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924  万元,同比下降69%。
        投资要点:
        行业波动与费用投入造成业绩下滑。2018  年动力电池扩产放缓,公公司收入端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结构变动,带来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8.27%,同比下降7.59pct。同时公司加大了研发费用投入,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达到15.89%,公司费用端投入相对刚性,目前公司收入绝对体量依然较小,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公司费用率将有所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检测设备、服务接连大额订单,核心客户取得突破。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1.04  亿元动力电池性能检测实验室的服务承包合同,2016、2017  年宁德时代均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此次合作将会是公司由传统的设备销售向集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开端,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8  年12  月13  日,公司公告,过去12  个月累计与比亚迪签署了1.15  亿订单,约占2018  年收入36%,2017  年公司与比亚迪的销售额仅为1923  万元,约占其当年收入6.3%,与比亚迪合作实现突破性进展。1.15  亿元合同中有0.76  亿元在下半年签订,其中Q4  签订合同0.54  亿元,12  月11  日单个合同达到4800  万元,考虑到设备交付和验收周期,预计合同对业绩积极影响将在2019-2020  年集中体现。
        新产品投放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公司2018  年重点突破了化成分容产品,属于电芯检测的后段产品,化成分容产品目前已经接到比亚迪订单,产品质量得到国内龙头厂商的认可。公司传统的电池包组检测设备已经突破了国内众多核心客户,包括CATL、BYD、国轩、孚能、力神、中航锂电、万向等电池厂,以及东风、上汽、未来、奇点等汽车厂,原有客户基础将成为公司新产品导入的基础,2018年动力电池产商扩产放缓,龙头电池厂商产品供不应求,2019  年动力电池重新开启产能扩张强势周期,叠加公司新产品投放,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携手CATL  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时代星云,储能业务布局实现重大突破。公司拟与宁德时代、石正平、福建合志谊岑共同出资设立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星云”。其中石正平认缴出资占55%,宁德时代出资比例为20%,公司关联方合志谊岑出资15%,公司出资10%。此次合作为双方在储能领域重要的战略布局,时代星云将作为集成商承接储能业务,公司有望成为其储能变控系统PCS、BMS  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国内储能业务加速发展,根据CNESA  数据,2017  年国内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总装机121MW/502.3MWh,同比增长仅16%,功率规模尚不及光伏新增规模的0.2%,2018  年我国累计投运储能项目规模为1018.5MW/2912.3MWh,是2017  年累计总规模的2.6  倍。2018  年江苏、河南、湖南、甘肃以及浙江等省网公司欧相继发布了百MWh  级别储能项目采购需求,随着电池成本快速下降,储能系统成本达到1500  元/kwh,随着电池成本降低,预计未来1-2  年电网侧储能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未来公司将形成“储能+锂电检测设备”双轮驱动的格局,储能业务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同时已经突破了核心客户比亚迪,我们看好公司1)化成分容等新产品投放带来的成长空间;2)  储能业务未来空间广阔,加速向上,形成“储能+锂电检测设备”双轮驱动的格局;3)随着公司规模提升,费用率改善迎来盈利能力拐点。公司2018  年业绩四季度业绩低于此前我们的预期,主要系收入确认叠加费用投入带来的影响,预计公司2019/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0.76/1.55  亿元,对应的PE  分别为33/16  倍,考虑到公司2019  年将迎来盈利拐点以及未来潜在成长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企业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订单收入确认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大幅涨价风险;储能业务不及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