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策略周报(2.25~3.1)2019年第九期:指数由单边上行转为震荡上行,关注成长板块结构性机会-190304

《首创证券-策略周报(2.25~3.1)2019年第九期:指数由单边上行转为震荡上行,关注成长板块结构性机会-19030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策略周报(2.25~3.1)2019年第九期:指数由单边上行转为震荡上行,关注成长板块结构性机会-19030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周行情回顾
上周指数震荡走高,上证综指全周上涨 6.77%收 2994.01 点;深证成指全周上涨 5.97%收 9167.65 点;创业板指全周上涨 7.66%,收 1567.87 点。两市全周日均成交额为 8720 亿元,较上周增加了 2940 亿元,市场情绪继续大幅回升。行业方面,中信 29 个一级行业全部上涨,非银行金融全周上涨26.83%,计算机上涨 16.39%,通信上涨 14.36%,国防军工、钢铁、建材涨幅居前。
一周策略观点
我们在上周的周报中提出,随着前期市场上涨的逻辑逐步兑现后,市场将在两会附近进入暂歇期,春季躁动的上涨动力逐步衰竭,指数也将进入暂歇期。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市场在三月份的走势以及投资者的仓位选择。
首先,今年春季躁动的上涨逻辑来源于三个:基本面数据真空下悲观预期的修复、流动性环境持续宽松、在年初美股上行带动下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就目前来看,上述逻辑已经基本兑现,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第一,自 2018年三季度以来,市场对经济下行的预期较为悲观。而随着天量社融数据的公布,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再度修复。而在经济数据真空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改善、经济复苏不能被证伪,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市场的预期。但是进入三月份后,将进入基本面经济数据的验证期。2 月 28 日发布的 PMI 数据显示,2 月 PMI 指数为 49.2%,环比回落 0.3 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在荣枯线之下。剔除了春节影响因素后,整体生产指标仍然偏弱,这也符合我们对经济复苏并非一蹴而就的判断。而在天量社融数据发布后,我们观察到票据占比较高,结构尚未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的过程同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月信贷数据可能会略有回落,重点关注信贷机构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否有改善。总体来看,经济可能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出现迅速的复苏,重点关注 3 月中旬发布的 2 月信贷数据及房地产开发零售、社会消费等数据。
第二,自年初以来随着央行全面降准 1 个百分点,市场在流动性环境维持相对宽松的状态。我们在专题报告《今年的春季躁动如何演绎——复盘 2009-2018 年春季躁动》中指出,随着节后资金需求回流银行间,整个二月的流动性环境要好于一月。同时,叠加美联储鸽派讲话,美国货币政策或将转向宽松,这也为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状态提供了进一步的空间。进入 3 月后,将分别在 3 月 7 日和 16 日有合计 4315 亿 MLF 到期,处在 2019 年全年的较高位置,预计在无政策对冲的情况下,流动性环境将紧于二月,关注 3 月 21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对加息事宜的表态。
第三,年初以来,在美股上行下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升,促使外资持续流入国内市场增配 A 股。年初至今,北上资金成交净买入 1210 亿元,已经达到了 2018 年全年的 41.12%,这也提升了 A 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但我们在上周的周报中曾经提到,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 A 股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包含 MSCI 指数对 A 股的纳入因子比重都将吸引外资流入,但在短期内大规模外资的持续流入很难持续,尤其在中美贸易谈判缓和预期兑现、美股大规模外资的持续流入很难持续,尤其在中美贸易谈判缓和预期兑现、美股回调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将被压制。而在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方面,尽管沪指自年初以来反弹了 18.39%,但融资余额同期仅回升了 6.18%,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升很有限,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更多的来自于国际投资者的流入。在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市场估值修复至 33%的历史分位、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显著的好转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综上,进入三月后,在三大上涨逻辑基本兑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单边上行的情况已经进入尾声,市场将转入震荡上行的行情。虽然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大,但我们不认为市场会出现单边下行的趋势。在此前我们提示的三大风险——中美贸易谈判存在不确定性、社融是否真正企稳、美股回调压力不断加大,其中,中美贸易谈判已经出现显著的缓和、美国方面已经宣布推迟提高关税税率,1 月社融数据虽然不能确定是否是真正的社融底甚至 2月信贷数据可能略有回落,但我们认为社融增速企稳反弹、结构改善在一季度会随着银行资本金的补充而实现。美股回调压力与经济超预期下行成为目前市场最大的风险,但我们对上述两大担忧没有那么悲观。
第一,28 日公布的美国四季度 GDP 增速为 2.6%,虽较前值 3.4%大幅回落,但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的 2.2%。因此,我们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但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下滑幅度可能没有市场所预期的那么快,叠加美联储潜在的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可能,我们认为美股可能会表现为高位震荡,短期内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在 28 日公布的 PMI 数据显示经济运行仍然较弱的背景下,在潜在政策目标的约束下,政策托底效应可能再度显现,此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而产生的政策力度下降的担忧将降低。一方面,发改委在 2 月末强调的今年基建增速将保持中速增长的态势,这表明未来基建增速将进一步发挥托底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基建的重点并非是传统基建,而是高端制造业、5G、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型基建。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具体框架后,涉及强制技术转移、工业补贴等对创新科技板块政策支撑可能会削弱,结合习主席在上周末提出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科创板落地工作不断加速,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在后中美对抗的时代将采用增强创新科技板块的直接融资能力来支持其发展,因此,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仍将持续。
行业配置建议:投资策略方面,从未来国家政策托底效应再度发力、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型基建再度增强、资本市场改革推进来提升直接融资能力三个方面继续推荐券商板块和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通信等成长板块。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运行下行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