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合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190305

《信达证券-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合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190305(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合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190305(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积极财政发力,保障经济稳定运行
确认经济下行压力,GDP增长目标调至6%-6.5%
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
2019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GDP增速目标区间设定符合市场预期,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选择。
CPI增速目标维持3.0%,预期2019年整体通胀风险可控
我们在年报中分析过,从食品端和非食品项看,2019年CPI最大风险点在于猪瘟疫情爆发导致猪价上涨,其他变量难以出现大幅度波动;尽管从供给端看,货币供应端仍将维持偏松的状态,但主要目的在于打通货币向信贷的传导渠道,货币本身不会成为推升通胀的因素。
当前PPI同比增速逼近负值区间,在需求端尚未显著改善之前,工业品通缩压力仍然较大;不过最新高频数据显示工业品价格有回升迹象,如果PPI同比增速早于市场预期出现拐点,工业企业盈利或提前见底,有助于市场预期修复。
强调就业优先政策,首次将就业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报告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由于就业问题本身就内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只有释放出更大的内需,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市场,因此,扩内需任务在2019年仍然举足轻重。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赤字率提高,降费降税目标近2万亿
2019年赤字率为2.8%,较2018年提高0.2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报告也指出,赤字率的设定是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发行等因素的结果,也考虑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足政策空间,突显政策的前瞻性。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比2018年增加8000亿,将成为推升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基建投资增速回到中高速区间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再度扩大减税降费力度。全年目标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较2018年1.3万亿的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减税的亮点之一在于,调低现行增值税税率,最高档从16%调低至13%,制造业成为核心受益群,中档10%下调至9%,主要适用于交运和建筑等行业,低档6%维持不变。我们维持一直以来的观点,减税降费对于企业和居民是实质性的利好,但是对于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形成压力,后续要密切跟踪财政收支情况。
2019年超半数省份调低经济增速目标
我们梳理了31个省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23个省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6省持平,2省调高。
从各省情况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是根据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能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同时提出要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到期债务问题,不搞“半拉子”工程。预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能得到有效管控,地方债与部分优质城投债配置价值仍然较高。
二、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
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取向是偏松的,强调逆周期调控职能。2018年金融去杠杆,表外融资的大幅收缩对于实体经济产生了挤压,尤其以表外融资渠道为主的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在货币传导渠道仍然阻塞的情况下,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是必然选择。
按照财政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安排推算,政府预期2019年GDP名义增速为9.5%,M2和社融增速均有调高空间。我们认为随着政策逐步落地,预计在2019年能看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触底回升。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具体手段包括:
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2019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按照政府工作的表述,我们预计2019年央行还将继续开展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考虑到央行对实际利率反复强调,我们认为降息概率仍然较低,更可能动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TMLF等操作来引导实际利率水平的下行。
强化底线思维,但监管层面或适度放松
报告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出台政策和工作举措要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调结构,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结合此前银保监会提出“经过两年多严监管,金融风险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我们认为2019年的监管力度可能配合稳增长出现适度放松。
基本面对汇率的支撑力度将有所增强
从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强势升值,一方面是由于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的预期压制美元指数,另一方面则是国内政策托底经济修复了市场预期。我们认为由于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升值,短期内不排除有回调的可能性,但是总体上看,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基本面对汇率的支撑力度有所增强。
三、提振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报告要求,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强消费能力。我们认为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前两年的快速扩张后,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业与收入双约束下,2019年消费走弱压力仍然较大,政策面可能形成部分对冲,但还是要看具体落地情况。
消费领域的重点则在:养老、婴幼儿照护服务、旅游产业、汽车消费、农村电商等。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回升
基建是主要抓手,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结合财政资金的安排,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到中高速区间。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是工作重点,因此过强刺激不可期待。
在去产能方面,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未定硬性目标,在基建带动需求回暖的情况下,未来企业扩张动能可能会小幅上升。
房地产方面,要求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但是并未提出具体棚改数量目标,我们认为2019年棚改对地产投资的支撑将有所弱化。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支持发展创业投资。相关民间投资将获得支撑。
重点领域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再度激化,全球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信用风险事件加剧
贸易摩擦再度激化:中美贸易摩擦谈判进展缓慢,出口下行压力犹存;而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对于经济增长将继续施加压力。
全球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2019年美国经济或迎来下行拐点,欧盟、日本经济持续弱复苏,其他新兴经济体仍面临资本外流风险。全球经济的超预期下行将成为重要风险点。
信用风险事件加剧:若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企业融资端难以出现实质性改善,信用风险事件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