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

上传日期:2021-09-03 13:14:54 / 研报作者:刘泽晶2020年水晶球计算机 最佳分析师第5名
孔文彬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pdf
大小:4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北交所横空出世,政改超预期-21090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9月2日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分析判断:北交所横空出世,资本市场改革超预期推进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随后,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接连表态,并强调三要素:“新三板”、“创新层”、“注册制”证监会: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

全国股转公司:紧紧围绕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基础制度安排、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纽带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个目标,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

积极信号:结合“新三板”、“创新层”、“注册制”等要素来看,我们认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升级为北交所后将产生四个积极信号:1)从外部定位上,根本性地解决了新三板的市场定位问题,从制度上强化板块的服务功能,提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吸引力。

2)从内部层级上,激活新三板精选层后,新三板内三层将产生传递效应,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层层拉动、传递,解决各层级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3)从区域辐射上,北交所设立后成为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强化区域辐射之余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4)从注册制度上,在科创板、创业板之后,验证注册制试点改革依旧大势所趋,当前仍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周期。

或带动交易/投资改造需求,乐观政改增量将近5亿元证监会将指导全国股转公司做好北交所设立的制度规则制订及技术准备工作。

考虑本次层级平移的主基调,目前涉及的模块改造相对有限。

但如果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一旦在北交所在交易制度(从竞价向做市转变)和投资者适当性(资金门槛变动)方面有所调整,则将引发更大规模的改造增量。

本次改造将涉及交易所、券商、投资者三类主体,其中对市场开放度较大的仍是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两侧。

券商侧来看,改造主要针对卖方业务端,主要会涉及集中交易、清算等模块,同时终端账户适当性也要进行相应改造;机构投资者侧来看,改造主要基于买方业务端,券商资管、基金及其他各类资管机构会有投资交易、PB系统相关模块的改造需求;其他辅助类模块来看,两类主体的风控合规、信息报送、行情等也有较大程度的配套升级需要。

中性假设:预计券商卖方系统的单家改造金额普遍超过150万元,而基金/资管等买方系统的单家改造金额也达到80万元,估算为恒生电子带来的增量规模约为2.2亿元。

乐观假设:预计券商卖方系统的单家改造金额普遍超过400万元,而基金/资管等买方系统的单家改造金额也达到150万元,估算为恒生电子带来的增量规模约为4.8亿元。

即:基于交易制度和投资者适当性规范的改造预期,匡算恒生电子将在本次北交所新政中获取2.2-4.8亿元的IT改造增量,为政改增量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此外,从时间轴来看,参考创业板注册制改造周期,预计密集改期将落于年内Q4为主,IT服务商的主要增量收入有望于2022年H1确认。

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改革周期仍在延续,后续改革节奏有望进一步提速。

2019、2020年均是制度改革大年,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先后落地。

2021年的北交所新政无疑进一步验证了制度改革红利的确定性。

展望后续,全面注册制改革以外,以单次/蓝筹“T+0”为代表的重磅改革亦是市场关注焦点,或形成政策接力,推动资本市场IT赛道加速爆发。

我们认为“T+0”交易制度,若能得以单次/蓝筹试点的形式实施,将再次大量的系统升级、调试等IT改造需求,对金融IT服务商构成重大利好,公司凭借高市占率极大受益。

不仅如此,“T+0”还有望增加市场流动性,下游券商收入端也将受提振,景气度向上游传导可期。

综合来看,公司对于各类政改均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极大受益改革红利,后续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零售、资管双轮驱动,政改红利与新品迭代逻辑延续H1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26.7%;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108.1%,表观业绩超预期。

分业务来看,大零售IT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22.8%;大资管IT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34.0%。

其他业务中,银行IT收入1.3亿元,同比+14.7%;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IT收入1.3亿元,同比+18.5%;互联网创新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30.3%。

大零售IT:UF3.0产品新签一家客户,新一代TA、理财5.0、银行综合理财6.0等新签多家客户。

大资管IT:O45产品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中,进一步推进核心客户的重点覆盖,判断Q3有望实现签单进程的加速。

此外,公司FICC业务通过整合Fusioninvest产品,逐步形成一体化FICC产品解决方案,有望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我们认为2021年政改大势不改,大零售、大资管有望延续双轮驱动。

当前北交所政策改革释放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政策改革仍在红利周期内,结合后续全面注册制、单次/蓝筹“T+0”的政策接力预期,资本市场IT赛道有望爆发,公司对于各类政改均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极大受益改革红利,后续业绩有望超预期。

不仅如此,政改加速O45、UF3.0迭代,构成新增长动力。

当前O45、UF3.0迭代已进入实践期,将于公募、资管、券商等机构逐步签单落地,北交所政改事件进一步带动交易水平触顶预期,判断将极大加速O45、UF3.0迭代进程,2021年大资管IT、大零售IT业务需求将继续走强。

此外,泛资管类金融云SaaS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云毅等SaaS子公司有望逐步复制北美巨头SEI发展模式,打开泛资管IT行业巨大市场,驱动公司逐步由金融IT龙头向金融云SaaS龙头演进。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营收分别增长33.1%/25.7%/26.8%,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6.4%/29.5%/28.7%,预计三年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3.3/3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24/2.88元。

我们认为,Q3将是公司出清收入准则影响、摆脱人效低点的关键时期,业绩有望持续向上。

结合超预期的政改推进来看,判断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地位,向上空间极大,强烈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创新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