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

上传日期:2019-03-13 13:23:51 / 研报作者:陈宝健邓芳程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pdf
大小:14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成长空间?-190313(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第三方支付如何分类?第三方支付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包括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
        第三方支付规模巨大,空间是否接近天花板?近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直观来看,第三方支付已经在大部分消费场景有了充分的渗透。其实,第三方支付的构成包括多个方面,包括大量的个人投资、还款、转账类的业务,其庞大的体量使得第三方支付规模看起来很大,掩盖了消费领域无卡支付的真实水平。支付宝与腾讯在支付领域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也主要是由于金融与个人业务类的贡献,线下无现金支付的占比并没有那么高。据此粗略测算居民消费中第三方支付的占比不到50%。
        国际对比,第三方支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无现金支付是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银行卡、支票等支付方式的普及,欧美发达国家的无现金支付率先进入到较高的阶段。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领先于全球已成为共识,但是从无现金支付(包括银行卡支付、支票支付、移动支付等)渗透率来看,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空间。人均无现金支付次数国际间的比较表明,对比无现金支付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中国还有数倍提升空间。
        成长性:供需与技术双重驱动,增值业务提升盈利能力。我们认为中国第三方支付的成长性来自于供需与技术进步双重驱动,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给商户提供增值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需求端,来自于三线及以上城市、乡镇地域渗透率的提升;同样来自于主流使用人群覆盖的年龄更加广泛。供给端,来自于专业支付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支付成本的下降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向更多的地域与行业拓展。技术驱动方面,来自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支付的推进,带来支付领域更多需求释放。增值业务领域,大量小微商户缺乏基本的数据与用户管理能力,也较难获得信贷支持,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高效地为其提供用户管理与营销、财税发票管理、助贷服务等增值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
        推荐标的:新国都,第三方支付步入成长新阶段。公司完成收购嘉联支付后,支付生态趋于完善。2018  年以来,嘉联增值业务拓展顺利,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再次打开,支付业务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基于公司已经发布2018  年度业绩快报,我们调整其2018  年度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1  亿元(调整前为2.41  亿元),维持公司2019-2020  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  亿元、4.27  亿元,对应2018-2020  年PE  分别为35  倍、24  倍、19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第三方支付服务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程度超出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