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

上传日期:2019-03-16 09:14:21 / 研报作者:代鹏举陈博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pdf
大小:34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

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
文本预览:

《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化工行业专题报告:高性能纤维投资机会来临-190315(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高性能纤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近年来,我国高性能纤维在产业化技术、产品品种质量、市场化应用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高性能纤维已成为制造业提升的新动力,全面渗透到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国防军工、土木建筑、船舶缆绳等领域,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品种覆盖面最广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在高端领域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但国内企业已在探索核心技术,逐渐打破国外垄断,国产化率有望稳步提升。
        碳纤维军民两用性能优,全球需求稳增,航天航空占近半市场份额。碳纤维质量轻、强度高,相比金属具有比重小、模量大、耐温耐磨、耐腐蚀和可加工等优异特性,广泛用于航天航空、风电叶片、体育器材、汽车等领域。日本是全球碳纤维产业最发达国家,其中日本东丽通过收购卓尔泰克等公司后更加稳固其全球龙头地位,合计产能4.2  万吨/年,约占全球30%。2017  年全球碳纤维产能和消费量分别为14.7  万吨/年和8.4  万吨。消费量占比最大的是风电叶片领域,占比达23.5%;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是航空航天领域,占比48.9%。预计2020  年全球碳纤维产能和消费量分别达19.6  万吨/年和11.2万吨。我国碳纤维国产化率提升,2017  年产能2.6  万吨,产量约7400吨,消费量约2.35  万吨,消费结构与全球有一定差异,体育休闲领域占比远高于航空航天。随着国内部分头部企业扩产、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下游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  年我国碳纤维产能将增加至3.85  万吨/年,产量可达1.63  万吨,消费量约3.3  万吨。
        全球芳纶纤维供需紧偏紧,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化仍待加强。芳纶广泛应用于防弹装备、防火服装、航空航天、光缆增强、汽车工业领域。2018  年全球芳纶产能约12.32  万吨/年,其中对位芳纶约8  万吨/年,间位芳纶约4.32  万吨/年;芳纶产量约为12  万吨,其中对位芳纶约8  万吨,间位芳纶约4  万吨;产能利用率较高,供需紧张。全球芳纶产能最大的企业是杜邦公司,拥芳纶产能合计约6.15  万吨/年,占全球产能49.9%。2017  年我国芳纶产能约1.43  万吨/年,产量约1.03  万吨,表观消费量1.96  万吨,自给率52.6%。其中对位芳纶工业化技术仍有短板,产品美日相比存在差距,高端应用领域仍大量依赖进口。间位芳纶发展较快,但产能利用率和成本有待改善。在需求拉动下,预计到2020  年我国芳纶需求超过3.55  万吨,供需矛盾仍将持续。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全球需求高增速,我国产能占全球一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备高强高模及耐低温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制作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切割手套、渔网、绳索等。目前全球产能约4.3  万吨/年,需求量近5  万吨。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商已发展至30  家,总产能约2.25  万吨,占全球一半以上,但高端领域仍依靠进口。当前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年需求量约为2  万吨,约占全球40%,且市场需求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  年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超过3.5  万吨,预计仍有一定缺口。
        行业评级及重点推荐:高性能纤维的产能代表了国家的工业文明按程度,需求量正处于稳步增长时期。碳纤维、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存在广阔的市场需求,行业景气度高。尽管在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高端领域相比国际尚有差距,但国内各行业龙头奋起直追,部分产品已跻身全球前列。随着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性能纤维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行业空间广阔。给予高性能纤维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以下标的:
        光威复材(300699.SZ)产品主要包括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其中,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由其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生产,  主要型号为GQ3522  型(T300  级)碳纤维及织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有千吨级生产线并稳定供货十余年,且有T700/M40J/T800  等专用生产线,T800H  项目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自2016  年起公司与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展开合作生产风电碳梁,该项目已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泰和新材(002254.SZ)是国内芳纶纤维领域的龙头企业,已掌握两种芳纶核心技术。2018  年上半年,公司芳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0.4%,毛利率同比增长8.5  个百分点至35.8%。公司在芳纶产量均已超过国内总产量一半的情况下进行扩产,2019~2020  年计划实现对位芳纶扩产3000  吨以上,间位芳纶实现扩产6000  吨以上,后续将继续开展对位芳纶产能扩建。作为国内芳纶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将持续受益于芳纶产业高增长和进口替代趋势。
        延安必康(002411.SZ)公司子公司九九久于2015  年初投产1600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增1600  吨产能已于2017  年下半年逐步释放,合计产能3200  吨。2017  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收2.27  亿元,同比增长62.2%;实现毛利润1.19  亿元,同比增长152.1%;毛利率达到52.7%,同比增长19  个百分点。九九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板块业绩大幅增长,具有较高的毛利率,行业持续景气,产品利润丰厚,公司计划继续扩产,于2017-2019  年分批开工建设68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新产能,并逐步达到10000吨产能。  
        风险提示:国内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投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