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天风证券-英伟达-NVDA.US-点评:收购Mellanox更多体现边缘和闭环效用,短期催化仍难现,维持增持和TP190美元-190315.pdf
大小:182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天风证券-英伟达-NVDA.US-点评:收购Mellanox更多体现边缘和闭环效用,短期催化仍难现,维持增持和TP190美元-190315

天风证券-英伟达-NVDA.US-点评:收购Mellanox更多体现边缘和闭环效用,短期催化仍难现,维持增持和TP190美元-190315
文本预览:

《天风证券-英伟达-NVDA.US-点评:收购Mellanox更多体现边缘和闭环效用,短期催化仍难现,维持增持和TP190美元-19031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英伟达-NVDA.US-点评:收购Mellanox更多体现边缘和闭环效用,短期催化仍难现,维持增持和TP190美元-19031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群雄竞购  Mellanox,英伟达最后胜出
        英伟达周一宣布将收购以色列芯片设计商  Mellanox,作价  69  亿美元,对应每股价格  125  美元,较上周五收盘溢价  14%,对应  19  年  20x  Forward  PE。这是英伟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英伟达预计年底完成交易,并会立即增厚  Non-GAAP  毛利率、EPS  和现金流。市场反应也较正面,英伟达股价三日上涨  11%。Mellanox  在过去两年已存在收购预期,17  年至今股价涨幅逾  160%,因此宣布交易后股价仅上涨  8%。
        英伟达希望通过收购  Mellanox  从单纯的  AI  芯片供应商进一步向更完整的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转型,并看好数据中心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形态。英伟达希望这笔收购能够提高其  AI  芯片在服务器系统中的适配性和渗透率,并助力其打造更高效、更完整的多节点高性能计算网络和云计算服务。不过我们认为英伟达此次收购代价较大,而  Mellanox  与英伟达在TOP500  的高性能计算机客户中有极高的重合度,也有长期合作历史。但对于英伟达本身  GPU  加速效能和计算壁垒的实际提升有限,更多是在扩大可及市场的同时提升销售效率和边缘效用。
        因此我们维持此前观点,英伟达高成长“黄金时代”暂已过去,新游戏显卡暂时没有爆款游戏的内容支撑,或难以再现“现金马”,数据中心竞争愈烈前景未卜,今年应该更加关注在自动驾驶的发力和落地适配进程。英伟达将于  3  月  18  日召开本年第一场  GTC  大会和投资者日活动,我们将持续跟踪会议进程。我们继续维持“增持”和目标价  190  美元。
        加码数据中心,避免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
        英伟达进一步加码数据中心,也是应对全球数据中心  Capex  高投放后周期和愈演愈烈的  AI  芯片竞争。我们认为全球云计算投放会进入更审慎关注和规划  Capex  投放的稳态成长阶段。英伟达也表示  19  年需求复苏的可见度较低。我们仍然认为目前全球  AI  落地实体行业下游应用需求仍面临:1)AI  与产业应用对接仍待软件算法优化和门槛降低;2)实际应用场景范围并不丰富,新场景成熟度尚低等问题。同时我们一直强调越来越多竞争者从推理端“自下而上”对上游训练端英伟达的龙头地位进行挑战,包括其他芯片种类  ASIC、FPGA  等以及云服务商开始做自己的芯片摆脱对  GPU  依赖。因此英伟达努力希望通过企业客户包括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推理端计算等扩大可及市场,来避免竞争格局态势进一步恶化。
        Mellanox  在数据中心服务器方面的核心产品  InfiniBand  网络互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联,包括与微软数据中心的合作方案中,将网络堆栈处理从  CPU  卸载到网络,成为面向数据库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高存储需求工作负载的最佳解决方案。InfiniBand  凭借其低延迟和高吞吐量互联特性,在高性能计算  HPC  市场成为网络标准,目前这个市场主要供应商为  Mellanox  和英特尔。此前传出包括微软、英特尔、赛灵思的竞购,体现了公司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中的战略卡位地位,也让英伟达有机会打造“计算+传输”产品闭环。
        无人驾驶将重新成为年内热点,半自动驾驶商用可见度渐高
        无人驾驶遭受去年的事故打击后,今年或重新成为科技热点,或可看到无人驾驶部分商业化项目落地早期进程,英伟达也会从  L2  进一步着力,并在明年迎来适配量产。我们也看到英伟达正努力降低车企适配门槛,虽然系统成熟度和软件适配性还待市场验证,但我们仍然看好英伟达在自动驾驶市场对的卡位布局。不过目前乘用车市场仍处在  L2  ADAS  到  L3  半自动驾驶渗透阶段,L4  以上无人驾驶落地也局限在较小范围的商用车试验场景,但整体行业发展的时间战线较长,短期难现爆发。
        风险提示:GPU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