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柔性OLED专题报告:可折叠手机量产,引爆中国制造“新蓝海”-190315

《财通证券-柔性OLED专题报告:可折叠手机量产,引爆中国制造“新蓝海”-19031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柔性OLED专题报告:可折叠手机量产,引爆中国制造“新蓝海”-19031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柔性OLED 进入量产期:近半年来,各大手机厂商开始频繁发布可折叠手机,可折叠手机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也带动了柔性OLED 热点。
OLED 技术升级将给国内厂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面板制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前段阵列工序,中段成盒工序以及后段模块组装工序。其中,OLED 中段成盒工序较大的改变、对已有LCD 生产线的改造,都给国内的生产商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而OLED 前中段制程所用设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目前基本被日韩厂商垄断。而后段模组设备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目前国内厂商已经掌握较成熟技术,性价比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国内设备商有望在后段模组设备领域发力。
柔性OLED 将成为智能设备的“新蓝海”:相比于LCD 技术,OLED技术具备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我们预计随着OLED 技术逐渐成熟、成本趋于下降,会有更多的电子设备采用OLED 技术。在应用方面,智能手机仍然是OLED 面板的最主要应用,占比达到88%,未来比较大的增量点在于全面屏的继续渗透以及折叠屏带来的增量。其他电子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器、家用电器和VR 设备等也将逐渐运用OLED 技术。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渐开发,我们认为长期而言,全球OLED 面板收入可能将会迎来二次爆发,到2021 年OLED 手机面板出货量(包括刚性、柔性和可折叠)将超过LCD,全球OLED 面板收入将继续以两位数增长率保持增长。
借柔性OLED 东风,国内厂商开始挑战三星“霸权”:从OLED 面板的全球供给来看,韩国目前拥有最高的市占率,预估其市占率达到90%以上,目前在产能和良率上也具备绝对优势。
借助LCD 向OLED、OLED 向柔性OLED 升级的东风,国内厂商也纷纷布局OLED 产业链,开始挑战三星的霸主地位。其中,京东方是国内厂商中的领袖。国内其他厂商也正在积极卡位比如华星光电、维信诺、深天马等。
按现有产线规划来看,到2020 年三星的产能份额将会大幅下降至50%左右,国内厂商占比将会提升至30%左右,京东方未来有望成为柔性OLED 的全球第二大厂商。国内厂商柔性OLED 良率将会持续攀升,DSCC 预估京东方6.39 寸柔性OLED 屏在2019 年底的良率能达到50%,进一步向三星良率靠拢,同时,国内厂商的面板总成本有望在今年年底接近三星。
三大投资线索:(1)后段模组设备领域:关注在后段模组设备领域(贴合、邦定、检测)取得突破且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设备企业。包括:大族激光、精测电子、联得装备等。
(2)OLED 上游材料端:具体领域例如发光材料、偏光片、FPC、驱动IC、靶材等,投资标的包括: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强力新材、三利谱等。
(3)柔性OLED 面板的国内面板厂商:比如国内面板龙头京东方A、深天马A 以及积极布局柔性OLED 面板的维信诺、华星光电(TCL)。
风险提示:OLED 终端设备需求不及预期,OLED 产能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