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中报总结发布,疫情后时代恢复性高增长,子行业大分化-210905.pdf
大小:125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中报总结发布,疫情后时代恢复性高增长,子行业大分化-210905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中报总结发布,疫情后时代恢复性高增长,子行业大分化-21090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中报总结发布,疫情后时代恢复性高增长,子行业大分化-210905(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中报总结发布,疫情后时代恢复性高增长,子行业大分化-210905(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03%,位列全行业第23,跑输沪深300指数,跑赢创业板指数。

本周周专题,我们对2021年医药中报总结的精华内容进行了抽提,疫情后时代医药恢复性高增长,子板块继续分化。

二、近期复盘:本周医药整体是震荡下行的一周,我们认为原因如下:医药现在的情况还是“内忧外患”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所谓“外患”代表新能源、顺周期等板块的持续火热带来的抽水效应,医药全市场关注度不够,无增量资金。

所谓“内忧”代表政策大环境偏紧状态下的支付端变革政策边界混沌超预期的担忧(2018年是集采政策尺度担忧),但因为医药快速持续调整,我们认为政策认知预期差已经快速消化,“内忧”逻辑上慢慢已经是心理压制因素,其本质影响应该不大了。

本周外患稍微显现出一点解除的迹象,板块就会出现一定的反弹,但是弹的尺度有限,其实还是预期压制,最悲观的时候已经慢慢过去,但医药短期内的“内忧外患”仍未结束,整体反弹需要“静等水来”,近期存量调结构会更加极致。

本周我们有四个重点观察:第一,涨跌幅榜单上还是中小市值为主,个股逻辑驱动较多,降低预期、出奇制胜的策略还是比较适合当下市场风格。

第二,题材概念股相对较强,转型、医疗里面新能源概念、北交所概念个股表现整体较强。

第三,核心资产及前期热门股回调压力大,反应的是大家对于机构票的筹码担忧,我们认为和基本面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从月度维度,市场已经开始向政策阻力最小的方向、外需属性、ToB制造属性类标的调结构,二三线中小市值更好。

三、板块观点:1、从几年维度思考:如果过去3-4年医药投资更重视“选好主线赛道的头部公司后享受估值扩张”,那么今年要更重视“主线赛道标的性价比”,虽然都是结构性机会,但其表达不同。

考虑宏观环境,今年要重视中小市值。

应对短期巨幅波动,我们把眼光拉长了看,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是医药刚需的长期拉动,是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并且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但是因为大家对于支付端变革政策的担忧,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个本质,支付端政策不会是一个刚性行业的长逻辑限制,最多算中短期干扰项。

中长期看,我们是乐观的,医药大概率会走出慢牛快熊的形式。

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是强化的。

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行业排在最前列的非医药莫属(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健康消费升级加剧消费医药渗透率提升),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长期必然是乐观的。

长期的5+X战略配置思路是不变的:医药科技创新、医药扬帆出海、医药健康消费、医药品牌连锁、医药互联互通等。

2、中短期来看:从整个板块来看,医药今年本来医药就是消化估值的年份,近几个月名正言顺的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谓外患就是顺周期、新能源、军工等板块对医药的抽水效应,所谓内忧就是医药的政策性担忧,外患问题不好说(近期演绎的太极致了),内忧问题其实就看情绪认知差,最大的预期差时期已经过去了(本周强势股和机构票调整,和前期不一样,没有任何理由,基本上反映最悲观的情绪了),当下再整理整理,内忧问题其实对于医药长期发展来讲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要有长期战略眼光,当下的跌幅或许都是未来的收益!我们认为的阶段性医药配置思路如下:第一,长逻辑并没有破坏的核心赛道和核心资产,以中性估值考量未来3年的年化预期回报率,若超跌,则以中长期配置思路逐步抄底。

第二,阶段性战略方针:静等水来、整理情绪、调整结构、耐心打野!战术方针:外需>进口替代>内需、ToB端>ToG/C端(制造>消费)、中小>中大。

配置方向上:着眼全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CDMO、新冠疫苗&治疗性用药、注射剂出口、部分器械)、进口替代下的高景气中国制造&硬核科技(制药装备、科研产业链、医药科技);政策阻力较小(中药);中长期继续看好健康消费升级(疫苗、眼科、医美、医疗服务等)。

3、配置思路:(1)着眼全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1)全球新冠疫苗&治疗性用药(智飞生物等);(2)差异化CDMO(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康德、药石科技、美迪西);(3)国际化器械:迈瑞医疗;(4)注射剂出口(健友股份、普利制药);(5)科研测序(诺禾致源);(2)进口替代下的高景气中国制造&硬核科技:制药装备(东富龙等)、机器人(天智航)。

(3)中长期继续看好健康消费升级角度:(1)消费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3)医疗服务:三星医疗、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盈康生命、信邦制药;(3)眼科医美:昊海生科、兴齐眼药。

(4)其他长期跟踪看好标的: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安科生物、片仔癀、云南白药、前沿生物、南新制药、奥精医疗、伟思医疗、康希诺、昭衍新药、博瑞医药、君实生物、东诚药业、艾德生物、英科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科伦药业、康华生物、丽珠集团、贝达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我武生物、乐普医疗、九州通、派林生物、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康元、司太立、洁特生物、康德莱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