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7期(总第583期):自贸试验区再迎新政,多点改革扩大开放-210906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7期(总第583期):自贸试验区再迎新政,多点改革扩大开放-210906(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47期(总第583期):自贸试验区再迎新政,多点改革扩大开放-210906(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9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涉及贸易、投资、金融、运输、土地、司法等多个领域的19项改革措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主要关注点如下:一是体现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部署的有序安排。 从2013年到2017年,前3批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每两年出台一批,并且在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时,同时出台原有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改革方案。 从2018年开始,自贸试验区工作提速,2018-2020年每年均设立一批新的自贸试验区。 今年则是出台此次在所有自贸区实施的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措施。 这体现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工作的节奏性和有序性。 二是注重从面的布局到点的突破。 从2013年9月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到2020年9月设立第6批北京、湖南,安徽等3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数量已经达到21个,各个自贸试验区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主要任务各不相同,改革措施的覆盖领域也因地制宜各有差异。 此次集中出台的19项改革举措涉及多个领域、适用于所有自贸试验区(除了2项适用于3个自贸试验区),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在实现地域布局覆盖广泛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具体的点上的改革创新。 三是制度创新从各自探索到集中突破。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以往采取的是各地先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后再集中推广的模式,国务院先后在全国集中复制推广了6批试点经验,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4批最佳实践案例。 此次改革措施则是集中进行突破,在通知中也明确了中央相关部委作为责任单位。 此次19项改革创新措施中,有部分措施在部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已有提及,比如,四川、海南、湖南等有保税维修业务,四川有多式联运“一单制”,天津、海南、北京、安徽等知识产权证券化,此次集中在所有自贸区推动落地,应是基于在前期有所探索有所经验的基础。 四是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进一步扩大金融改革开放。 此次19项措施中涉及金融领域的有8项,占比达42%。 其中,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提高离岸转手买卖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等措施,针对当前金融开放的难点,政策含金量高;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的推广,有利于拓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科创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 第二,税收和司法领域在以往的自贸试验区政策中少有提及,此次提出研究论证离岸贸易的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相关政策、支持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在自贸试验区运营,均是力度很大的突破。 五是注重加快落地实施。 通知明确提出简化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程序和要求,对确需制定具体意见、办法、细则、方案的,应子本措施印发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确保落地见效。 与以往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最短两到三年的时间要求相比,一年落地的时间要求很高,体现了中央加快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高地引领作用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