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乳制品行业点评报告:伊利、蒙牛年报比较,2019年两强计划干什么-190401

《浙商证券-乳制品行业点评报告:伊利、蒙牛年报比较,2019年两强计划干什么-1904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乳制品行业点评报告:伊利、蒙牛年报比较,2019年两强计划干什么-19040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收入端:伊利看品类扩张、蒙牛看短板补齐
伊利/蒙牛 2018 年整体收入分别同比+16.9%/+14.7%,两强上半年收入增速高于下半年,分品类看伊利 2018 年液体乳销量增速同比基本持平,而吨价同比+5.9%。蒙牛得益于母婴店渠道开拓以及高端品占比提升,2018 年奶粉收入同比+48.9%,短板奶粉的差距和伊利大幅缩小。2019 年两强都定下了低双位的收入增速目标,但两者在 2019 年发展路径侧重上略有不同,伊利将目光投向了(1)新品植选豆奶、以及畅意的市场投放;(2)饮料产品品类的试水;(3)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液态奶以及新西兰上游奶源;而蒙牛 2019 年的工作重心在于(1)高端常温产品的市场再推广;(2)低温酸奶市场的稳固推进;(3)婴幼儿奶粉、奶酪渠道的再深入投入;(4)品牌建设,继续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熟悉度。
毛利端:产品结构的提升将有助于两强抵消成本的影响
2018 年伊利、蒙牛分别录得毛利率 38.3%、37.6%,相较 2017 年两者(37.8%、35.4%)毛利率差异进一步减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除了奶粉占比提升外,更多还是来源于蒙牛液态奶毛利率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1)蒙牛 2017 年渐渐理顺和现代牧业的关系,喷粉减少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使得成本端压力减少;(2)世界杯营销主要集中在高端品,整体产品结构优化;(3)部分促销产品费用未计入成本端,转至费用端。我们认为今年原奶成本有上升的压力,今年在不出现大量不可控力情况下,原奶价格大概率会出现结构性上涨,即分级高质奶占比提升、北方上游企业主动南下寻奶、以及计划外奶的减少带来的均价的提升,预计涨幅不高,下游乳企可通过产品结构的提升抵消影响。
费用端:伊利计划投费用扩份额,而蒙牛计划提高费用的使用效率
伊利在年报预算中支出,2019 年利润总额计划几无增长,将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以拉开差距;而蒙牛在年报交流会议中提出,计划 2019 年费用率持平,要提升整体费用的使用效率,实际上 2018 年增加 2.6ppt 的销售费用中,1.8ppt 用于了世界杯的投放,这给与蒙牛 2019 相对宽裕的空间来投放实际渠道的建设。这样来看,两强今年年初传达的信号明确,一个侧重份额,一个利润提升空间。
这个时间点怎么看两强
伊利有预期修复的空间:伊利公布年报之后,市场对于其利润的预期曾达到个位数。在今年蒙牛计划费用投放经济的背景下,伊利 18 年利润的低基数将有望使得其利润增速超过其预期值。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4.3 亿/992.9 亿/1,073.5 亿元,分别同比+13.24%/11.02%/8.12%,归母净利分别为 71.3 亿/81.2 亿/92.1 亿元,分别同比+10.5%/14.0%/13.4%,目前 PE 对应19/20 年分别为 25X/22X, 维持买入评级。蒙牛有利润的弹性:蒙牛 2019 年的收入指引为低双位数增速,而费用率为同比持平。2018 年雅士利、现代牧业的业绩已经出现改善,2019 年预计持续向好,蒙牛总体的利润增速将大概率高于收入的增速,利润弹性较高。
风险提示:终端竞争加剧,原奶价格上涨超预期